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管理局近日公布2010年工作思路是“五結合、五著力”:以加快調整結構和促進發展為主線,把信息通信技術發展與傳統工業轉型升級結合起來,著力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把完善體制政策與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結合起來,著力激發行業發展活力;把加快發展和科學管理結合起來,著力改善電信服務質量;把提高服務質量與確保網絡安全結合起來,著力改善民生、服務社會;把加大市場整治力度與建立長效機制結合起來,著力提高監管能力。
鼓勵發展,推動技術業務創新和行業轉型
繼續推動鼓勵扶持TD發展政策不斷得到落實,推動TD網絡優化并引導做好TD市場推廣和業務開發。落實3G業務規劃,促進TD在無線城市、數字家庭、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協助做好TD及演進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推動TD-LTEAdvanced成為4G國際標準。協助做好TD發展宣傳,營造有利于TD加快發展的環境。
推動三網融合取得實質性進展。以電信、廣電業務雙向進入為重點,研究制訂三網融合試點實施方案。修訂出臺《電信業務分類目錄》,營造有利于加快三網融合進程的政策環境。以三網融合試點為契機,研究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三網融合發展和監管模式。
繼續落實深化電信體制改革配套政策措施。跟蹤評估相關政策措施的實施效果,適時推動出臺新的配套政策。強化對天津、海南兩地移動通信用戶號碼攜帶試驗的指導,確保試驗順利推進,對試驗效果進行評估,出臺相關政策。監測電信市場競爭發展情況,定期出臺電信市場競爭發展季度報告。
研究推進新技術新業務發展。將促進新技術新業務發展與確保網絡信息安全結合起來,重點做好移動互聯網、下一代網絡等技術,以及VoIP、IPTV、手機電視、ENUM、即時通信等業務發展監測和相關監管政策研究。建立健全新業務發展引導機制,推動出臺《新型電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研究提出多方通信、數字集群等新業務發展政策,發揮中小企業在新業務發展中的作用。探索通信服務促進傳統工業轉型升級的途徑。
著眼“十二五”規劃期間網絡發展,重點做好電信網、互聯網網絡技術平滑演進研究及其相關業務資源規劃研究和編制工作,推動相關業務有序開展。積極參與物聯網、傳感網、泛在網等的研究,促進互聯網業務應用與網絡演進融合發展。做好信息無障礙推進規劃研究和編制。
研究新形勢下本地網跨行政區劃調整的可行性,進一步修訂完善本地網組織和調整政策。認真落實《關于支持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國際通信發展的指導意見》,總結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國際通信發展經驗,出臺更大范圍的支持高新產業國際通信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相關通信管理局和電信運營企業,通過建設國際通信專用通道、利用基礎電信企業現有優質精品網絡、基于IP的虛擬專網或專線等方式,解決高新企業或產業園區的通信需求。
繼續實施“村村通電話”工程,推動“信息下鄉”。加強農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通信網、互聯網在農村的覆蓋范圍和覆蓋密度,全面完成農村信息通信“十一五”規劃目標。在2009年六省市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進“信息下鄉”活動,進一步建設和完善農村通信綜合信息服務平臺,顯著提高農村信息通信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緦崿F“村村通電話,鄉鄉能上網”,為“十二五”期間實施“數字新農村”戰略奠定基礎。
加強互聯網管理,開展手機淫穢色情專項治理
在2009年專項行動第一階段工作基礎上,總結改進,周密部署,抓好落實,積極推進2010年專項行動第二、第三階段工作。全面整治手機涉黃的五個關鍵環節。督促企業切實落實手機淫穢色情專項整改方案,周密部署,抓好落實,嚴格執行一把手負責制,深入整治業務推廣渠道,切實落實網站接入責任,認真清理接入資源層層轉租問題,嚴格規范手機上網代收費行為,強力治理網站變換域名、逃避監管行為。健全互聯網相關管理機制。協調建立黑名單企業聯動管理制度,督促各企業實現黑名單管理覆蓋所有業務環節和業務主體,并在企業間實行信息共享和處置聯動。建立完善網站管理跨省聯動機制,提高處置效率。強化互聯網管理相關手段建設。一是強化網站備案信息核查工作,督促接入商做好備案信息當面核驗,指導備案管理率和備案信息準確率。二是組織完成部、省網站備案系統的升級改造建設,指導接入商建設企業側網站備案系統,形成部、省、企業三級系統支撐體系。三是指導督促基礎企業建設手機網站內容撥測、業務日常監測、接入資源管理等系統平臺。
規范市場競爭秩序,促進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認真落實工信部225號和686號文件要求,組織對重點地區的市場檢查,對各類違規行為依法嚴肅處理。指導各省區市通信管理局,有效監測電信市場行為,及時發現苗頭性、趨勢性問題,妥善解決熱點問題。引導督促企業規范自律、協商溝通,自覺維護良好的市場競爭秩序。
圍繞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的目標,指導企業重點開展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企業短信業務審批和管理責任制。二是提升垃圾短信技術平臺防控能力。三是加大對已推出的用戶反垃圾短信軟件的推廣力度。健全碼號、域名、IP地址資源管理。落實修訂后的《電信網碼號資源管理辦法》,推動出臺《電信網用戶號碼資源拍賣管理辦法》。健全碼號資源數據庫,全面推行碼號資源網上管理。修訂《中國互聯網絡域名管理辦法》,為規范整治互聯網不良信息提供法規保障。推動開展全國域名注冊管理系統建設,不斷提高域名管理能力。深入研究我國互聯網IPv6地址的平滑過渡方案,積極探索并推動建立新形勢下IP地址管理機制。
推進“網間結算和互聯互通監測系統”升級改造。做好“互聯互通監控中心”工程建設,增加互聯網和短消息網間通信質量監測技術手段。加強監管力度,關注用戶申訴和企業申告,及時督辦,妥善解決互聯互通問題,提高互聯互通質量,遏制并嚴肅查處破壞通信設施、阻礙互聯互通的惡性事件。
深入研究新技術新業務對互聯網網絡架構的影響,結合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需求,提出互聯網網絡架構規劃,出臺互聯網架構優化指導意見。制訂互聯網網間帶寬擴容標準,修訂《互聯網骨干網網間通信質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督促企業實施網間擴容,改善互聯網網間通信質量。優化調整網間流量,開展新疆等地互聯網省內直聯試點。
合理調整網間結算政策,推動市場結構優化。監督落實2009年發布的固定-移動、短信、3G、TD、互聯網網間結算調整政策。跟蹤評估網間結算對企業收支和市場結構的影響,滾動測算電話網、互聯網網間互聯成本變化,調整互聯網網間結算政策。結合TD發展情況,調整TD網間結算優惠政策。根據業務發展需求,研究新業務網間結算政策。
抓好電信服務,營造安全和諧消費良好環境
繼續強化季度檢查、例會分析、社會通告、問責督辦等電信服務監管工作制度,重點解決寬帶服務、資費套餐、增值服務收費以及用戶信息保護等社會反映較多的熱點問題。結合新技術、新業務發展和全業務經營等新的市場環境要求,在全國范圍對《電信服務規范》、《第三代移動通信服務規范(試行)》等貫徹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要求各電信企業不斷健全和完善企業服務規范和服務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提升規范服務水平。繼續認真做好部長信箱、用戶信訪、網上留言等用戶申告的處理。啟動電信用戶申訴處理系統二期工程省級平臺建設,完善部省兩級電信用戶申訴處理協同工作機制。探索推動各級12300申訴受理機構規范化建設,不斷提升電信用戶申訴處理工作的管理水平。
加強與相關協會組織和部門的溝通合作,聽取意見、改進服務、督促電信企業持續抓好兩個服務,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營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
完成“移動通信終端IMEI號碼核發核查管理系統”中期建設,為手機市場監管提供有力技術手段。為工商等執法部門提供技術支持和鑒定服務,印制市場執法參考手冊,配合工商等執法部門加大打擊假冒偽劣手機的力度。
提高應急通信保障能力,做好重大事件通信保障
抓好應急通信“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落實和“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加快國家通信網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和全國應急寬帶VSAT網項目建設,研究制訂配套的運行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繼續推進短波網、應急通信裝備更新、儲備中心等項目的立項和實施,不斷提升應急通信裝備水平和保障能力。根據應急通信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新要求,組織研究和編制全國應急通信“十二五”規劃,并做好與“十一五”規劃和國家總體應急規劃的銜接。
在國務院頒布新修訂的《國家通信保障應急預案》后,配套出臺相應的實施細則;積極推動建立部門間的應急通信保障應急聯動機制;組織各省區市通信管理局和電信企業集團開展預案修訂工作,提高預案的可操作性和部門間的應急快速響應能力。認真貫徹《戰備應急通信管理規定》和《戰備應急通信物資儲備管理辦法》,強化應急通信管理、保障隊伍建設和應急物資儲備管理和調用機制。全力做好“兩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重大活動通信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