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云計算作為智能時代的關鍵基礎設施,是人工智能深度賦能實體行業的必要基座,也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我國數字經濟走向新發展階段的重要助力。
2025年7月22日,“2025可信云大會”在京召開。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正式發布《云計算藍皮書(2025年)》,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栗蔚對藍皮書進行了解讀。
中國信通院自2012年起持續跟蹤云計算發展態勢,這是第11次發布云計算藍皮書。本次藍皮書立足產業新發展、新變化、新需求,聚焦人工智能時代下全球云計算發展重點,以獨創性分析框架深入闡釋云計算政策環境、市場發展及技術熱點,以前瞻性視角研判云智融合、全棧創新等未來趨勢,為政府決策、產業升級和技術突破提供參考。
報告核心觀點
1. 全球加速推進云計算戰略,夯實人工智能時代核心競爭力
美國積極推進“云智能”戰略,大力促進云計算與AI技術深度融合。歐盟更新戰略部署,推動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以加速提升國家技術競爭力。亞非拉國家持續加大云計算領域投資,以提升云技術和應用水平,縮小與先進國家間的云計算發展差距。中國持續強化政策引領,推動云計算技術融合發展與行業應用深化,助力產業智能化轉型升級。
2. 消費級AI應用激活全球云計算市場,我國云計算產業韌性顯著
2024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為6929億美元,同比增長20.2%,未來幾年,人工智能向全社會的深度滲透將為云計算產業帶來持續需求,預計到2030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將接近2萬億美元。2024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達8288億元,同比增長34.4%,保持較高增速,以云為基座的數智市場格局已經形成。隨著量子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與云計算的融合革新,云計算的邊界將進一步擴展,預計到2030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將突破3萬億元。
3. “云+人工智能”雙輪驅動轉型新范式,行業智能化應用加速普及
政務方面,“一體化”與“智能化”成為各地政務云建設的關鍵詞,“融智煥新一朵云”為數字政府發展奠定“基礎+全棧”的基石。交通方面,由“基礎數字底座”向“全局智能引擎”加速邁進,“云+人工智能”賦能場景智慧應用成為交通云智升級新抓手。央國企方面,用云重點從“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轉向“智能化云上應用”,央國企級行業智能化應用成為新藍海。中小企業方面,企業上云從“業務上云”逐步深化為“云智業融合”。
4. 云計算驅動AI服務范式創新,激發人工智能時代新質生產力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革新,人工智能開始走入千行百業,從工作場景走入生活場景,社會對算力的普惠化、場景化、生態化需求愈發凸顯。針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新需求,云計算服務模式正在加速向人工智能+轉化,呈現出AIIaaS、AIPaaS、MaaS、AISaaS、AIMSP等全產業鏈進化趨勢,協同推進AI技術從基礎設施到商業價值的全鏈路轉化,形成人工智能時代的新質生產力范式。
報告目錄
一、全球云計算發展概述
(一)各國加速推進云計算戰略,構建人工智能時代云計算競爭力
(二)全球云計算市場穩定增長,人工智能引發新一輪需求激增
(三)云計算技術持續深度融合,成為智能化創新發展的引擎
二、我國云計算發展概述
(一)中央與地方協同發展云計算,助力產業智能化轉型升級
(二)我國云計算市場保持高速增長,AI云成為廠商破局關鍵
(三)“云+人工智能”雙輪驅動轉型新范式,行業智能化應用加速普及
三、云計算驅動AI服務范式創新,激發人工智能時代新質生產力
(一)AIIaaS革新智能基礎設施架構,助力AI模型實現高效訓練推理
(二)AIPaaS重塑AI開發服務新范式,加速AI+應用快速規模化落地
(三)MaaS提供全流程服務能力,成為大模型工程化落地重要載體
(四)AISaaS驅動企業級應用智能化,大幅提升業務場景運行效率
(五)AIMSP聚焦AI云專業技術服務,打通端到端大模型應用交付體系
四、發展展望
主要專家簡介
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云計算部主任,高級工程師,博士
馬飛
長期從事云計算領域的政府支撐、行業研究、標準制定、測試評估等工作,發表云計算相關論文30余篇,參與標準制定40余項。
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云計算部副主任,高級工程師
蘇越
從事云網融合、混合云與專有云、算力服務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參與云計算領域標準制定20余項,發表論文10余篇,牽頭或參與云計算領域報告編寫10余本。
其他參與撰寫專家
李哲 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云計算部副主任,高級工程師
焦輝 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工程師
韓思齊 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工程師
鄒文浩 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工程師
杜嵐 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工程師
陳銳豪 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工程師
李紫涵 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工程師
鞏藝驤 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工程師
更多精彩,敬請閱讀解讀PP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版權聲明:本藍皮書版權屬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護。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藍皮書文字或者觀點的,應注明“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違反上述聲明者,本院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撰寫團隊聯系方式:
中國信通院
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
鞏藝驤
010-62300072
gongyixiang@caict.ac.cn
下載報告:https://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507/P02025072258360355810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