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的支持指導下,中國現代服務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宣告成立。該聯盟是由政府引導、專家指導、企業主導、社團拓導的聯合研發、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技術創新合作組織;是為了促進中國現代服務業的又快又好發展,由從事現代服務業的社會各界人士、各企事業單位和各類社會團體等自愿結成的聯盟組織。聯盟成立的宗旨是:以國家現代服務業發展戰略為指引,廣泛聯合社會各界力量,通過對現代服務業的理論研究、政策探索、法規實踐、標準制訂、技術創新、模式引導、應用推廣、行業自律,打造一支中國現代服務業的生力軍,共同推進現代服務業標準化建設、專業化分工和產業鏈上下游的協調發展,提升我國現代服務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科技部現代服務業專家總體組邀請有關領導和專家建立了中國現代服務業聯盟的“指導委員會”,根據科技部《現代服務業科技行動綱要》的規劃,“積極引導產學研聯盟的形成”,由專家組副組長、浙江大學副校長吳朝暉負責聯盟的構建工作。
所謂現代服務業是以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為主要支撐的具有高技術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它包括有基礎性、生產性、消費性、社會性四大類在各個領域中的多種服務:電信運營服務、電子認證服務、在線信用服務、電子支付服務、數字證書服務、信息安全服務、電子商務服務、商務搜索服務、信息互動服務、數據挖掘服務、在線交易服務、現代金融服務、現代物流服務、在線專業服務、業務外包服務、中介咨詢服務、廣告會展服務、數字傳媒服務、數字內容服務、數字旅游服務、現代餐飲服務、新聞傳播服務、數字家庭服務、在線學習服務、體育娛樂服務、文化創意服務、數字社區服務、數字醫療服務、教育培訓服務、社會保障服務、公共管理服務等多個領域。
因此,電子信息產業是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基礎。在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過程中,電子信息產業充滿了機遇也充滿了挑戰。
具體而言,機遇有如下幾點:一是我國發展現代服務業具有極大的潛力和市場空間;二是通過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推動,我國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已有相當規模和水平,互聯網用戶上億、固網、廣電網與移動用戶居世界第一,為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三是現代服務業是技術、資本和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可以充分發揮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將我國在全球最大的人口資源轉化為產業競爭優勢;四是全球現代服務業仍處于發展階段,相關體系與標準尚未健全;同時,現代服務業服務模式具有鮮明的區域和文化特色,這種態勢非常有利于推動以我為主的相關國際標準與體系的建立,提升我國現代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五是現代服務業技術體系具有應用性、系統性、集成性的特點,使我國有可能通過面向應用的模式創新帶動技術的系統集成創新,實現技術體系整體的跨越式發展。
但在發展的過程中,挑戰也是巨大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政府如何制定科學的產業政策,加速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二是,中國的現代服務業究竟應該如何布局才更加科學合理?三是,哪些領域是在目前的環境下現代服務業的優先發展領域?四是,在發展現代服務業中,哪些技術是關鍵技術?需要如何發展?五是,現代服務業中需要建立哪些標準?該如何建立并推廣標準。等等。
這些問題,需要政府、產業界、學術界、研究界、用戶共同合作探討,推廣和分享成功案例。因此,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難以完成的,需要整個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共同行動起來。這也是成立中國現代服務業聯盟的初衷。
中國現代服務業聯盟經過了近一年的籌備,共同發起單位有“中國電子學會、中科院研究生院、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浙江大學、天津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現代服務業研究中心、《電子商務》雜志社、廣東省電子學會、黑龍江省電子學會、《中國現代服務業》編輯部、聯想、首信、騰訊、中軟國際、世紀互聯、中國電子支付服務聯盟、中國現代餐飲服務聯盟、中國現代旅游服務聯盟、中國數字醫療服務聯盟、中國數字家庭服務聯盟、中國數字社區服務聯盟、中國數字傳媒服務聯盟、中國在線學習服務聯盟、中國數字證書應用推進聯盟”等眾多機構,這些機構,也是聯盟的首批成員單位。
聯盟的成立,將對推動我國現代服務業的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進程,促進我國現代服務業又好又快地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