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建越虧,有地鐵公司都發不出工資,是時候降降溫了。
01
負債率82%,地鐵公司發不出工資?
在蘭州地鐵貼吧有網友吐槽說蘭州地鐵公司才成立13年,正式開通運營也才短短5年,為什么一個如此年輕的國企淪落到這樣子,員工福利待遇基本全部取消,每月員工工資發不下來,公司整個負債率達到驚人的82%,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界面新聞的報道顯示,2023年29個城市地鐵公司中,負債率超過80%的就一家,也就是蘭州軌道交通公司,負債率為82.4%,和這位網友說的情況相符。不過,是否取消了福利,發不出工資,還要進一步確認。
蘭州軌道交通公司成立于2011年,目前蘭州只有2條地鐵,一條是開通于2019年6月的地鐵1號線,另一條是開通于2023年6月的地鐵2號線。
這幾年蘭州軌交公司的日子確實不太好過,負債率基本上都在80%以上。2022年和2023年,即便是加上政府補貼,仍然處于虧損狀態。2023年虧損6.5億元,扣除政府補貼后,虧損9億元。
不過,蘭州軌交公司虧損,可能不是經營出了問題。2023年蘭州軌交公司營收15.7億元,而擁有11條地鐵線路的鄭州地鐵公司營收也才16.4億元。其實,蘭州地鐵的客運強度一直不錯,2023年12月,蘭州地鐵每日每公里達到1.06萬人次,超過了成都、杭州、武漢、重慶等新一線城市。
蘭州軌交的問題出在補貼上,說白了還是當地政府沒錢,2023年才補貼2.5億元。像鄭州地鐵獲得政府補貼高達56.6億元,如果扣除這個補貼,鄭州地鐵公司虧損高達55.9億元。
作為一個省會城市,2023年蘭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才255.3億元,沒有達到地鐵修建的300億財政收入要求。之前,蘭州公交都對票價進行了調整,這就說明地方財政沒錢補貼了。
02
28城地鐵全部虧損
扣除政府補貼后,2020年22個城市地鐵公司中,7個盈利。2021年24個城市地鐵公司中,5個盈利。2022年32個城市地鐵公司中,5個盈利。2023年29個城市地鐵公司中,只有1個盈利,其它28個全部虧損。
2020年-2022年,受疫情影響,地鐵客流量出現了大幅的下滑,但就是這樣,還有那么多城市實現了盈利。而2023年城市軌道交通客流量大漲51.7%,虧損的地鐵公司反而更多,這是怎么回事?
其實,地鐵就是一只四腳“吞金獸”,虧損是正常的。無論是建設成本,還是運營成本都非常高,光靠賣票收入,根本就覆蓋不了。
先說建設成本,平均一公里造價要五六億元,多的上10億元。比如北京地鐵16號線,每公里造價12億元,廣州地鐵13號線二期工程,每公里造價11億元,10號線每公里造價10.6億元,成都地鐵18號線三期每公里造價10.26億元。
所以,修一條地鐵線路動輒上百億,廣州10條線路合計投資2195億元,平均每條花費約220億元。
再看運營成本,北京基礎設施投資公司(簡稱“京投公司”)發布的數據,2023年獲得的運營補貼就高達99.1億元,那它實際的運營成本肯定超過百億。實際情況也是如此,2022年京投公司運營成本達到128.92億元。
2023年京投公司票務收入才68.3億元,根本就覆蓋不了運營成本。所以,各個城市的地鐵公司必須做一些“副業”,才能把收入提上來,主要是和房地產相關的業務開發,2023年京投公司房地產相關收入達到113.2億元。
票務收入加上房地產相關收入達到181.5億元,那可以覆蓋運營成本了吧?除了運營成本,地鐵公司還有利息成本,之前建設地鐵的資金,都是通過貸款來的,每年需要償還高昂的利息。2023年京投公司獲得的借款利息補貼就達到了99.8億元,另外還有資產折舊及攤銷補貼53億元。
2023年虧損的地鐵公司增加,主要原因是房地產不賺錢了。之前靠房地產賺錢的深圳地鐵,房地產相關收入減少了8.3%,武漢地鐵更是大降97.1%,基本沒什么收入了。
房地產市場低迷,地鐵公司的日子也不太好過了。
03
地鐵越來越難獲批
建地鐵,比拼的其實是地方財政實力。未來地鐵將進入存量時代,只有財政實力強的城市,才有能力繼續建地鐵。
實際上,國家一直在收緊地鐵的建設。2018年建設門檻提高到GDP3000億元,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財政收入300億元,初期客運強度分別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遠期客流規模分別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次以上。
這將包頭、煙臺、衡陽等一大批普通地級市擋在了地鐵門外。去年國家發改委回復稱仍不受理一般地級市首輪建設規劃。所以,普通地級市這幾年的地鐵夢是要碎了。
今年初,哈爾濱地鐵二期規劃被退回,原因是債務率指標不合格。所以,地方政府的債務率又是一個審批指標,2023年哈爾濱負債率達到了893%,遠超300%的紅線。
另外,據說中西部和東北12個省市,嚴控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投資,不得新建,在建項目要嚴格審核。再加上天水有軌電車被中央部門通報盲目舉債修建,珠海有軌電車被拆除。
這一系列的動作,說明軌道交通獲批越來越難,未來幾年只有實力強的一二線城市才有資格繼續修建,而且線路還會被壓縮。
還沒修建地鐵的城市,可以放棄“地鐵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