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的大型飛機要在2014年首飛,時間非常緊迫,因此前期的投入很關鍵。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慶偉告訴記者,大飛機項目在今后三到五年要投入600億元,而到最終投放市場,相關投入總體上將達到2000億元。
中國商用飛機公司董事長張慶偉表示:“前三年我們應該能夠在科研上投入300億元左右,包括飛機、包括發動機、包括機載系統、包括相關的材料、電子設備等等。第二個300億元就是能力建設,我們上海地區要建成三大中心,加上我們的總部這樣一個職能的話,三到五年應該投入300個億左右。
據介紹,中國商飛公司的最大股東為國務院國資委,出資60億元,持股31%左右;上海市政府投資成立的國盛集團出資50億元,占股26%;其余股東為中航集團、寶鋼、中鋁、中化等大型國企。張慶偉介紹,在前三年投入的300億元科研資金中,國家的投入在整個概算里不到三分之一,其余部分需要集中社會各方面的資金投入。
張慶偉說:“要把這個飛機研制成功,投放市場,那么它的滾動的這種,包括配套的產品、包括基礎的這個能力,包括相關的產業的投入大體上要在2000億元人民幣左右。”
大飛機項目主體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omac)下屬的信息中心8月25日在上海掛牌成立,這一中心的成立有望提升國產大飛機的異地協同研制能力,并促進供應商、銷售、客戶服務等網絡體系的構建。
據了解,這個中心成立后,將著手構建四大體系,包括滿足異地協同設計和制造需求的信息網絡體系、滿足公司集中運營需求的管理網絡體系、覆蓋所有用戶的客戶服務網絡體系、覆蓋所有供應商的供應鏈網絡體系。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當日宣布,公司已成立以總經理金壯龍為領導的信息化領導小組,并編制了信息化規劃,把信息化建設作為推進型號研制的重要舉措。
據悉,這個中心下一步將建立健全信息化標準、信息安全及信息化組織這“三大保障體系”,并建設數字化協同研制、公司運營管理和客戶服務“三個應用系統平臺”,支持新支線飛機arj21和國產大飛機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