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電子商務的網上市場發展很快。一個龐大的網絡市場體系正在逐步形成。地上市場正在向網絡市場轉移。因此,認真研究一下當前我國網絡市場的現狀和問題,對于加快我國電子商務整體網絡市場的培育,構建完整的市場體系就顯然十分必要了。
一、農產品市場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網站發展很快。不僅各省市普遍建立了《農業信息網》,還涌現了類似《中華十億農副產品網》《福州亞峰》《南京白云亭》這樣一些大型網上市場。網上經營的品種一改去年以糧食,化肥為主的局面。副料、家禽、農藥、土特產、花卉、園林、水產品、茶葉、鮮果等全部上網。
江蘇目前已有九大類,三十個農產品市場實現了連網。沛縣率先在全國實現全縣28個鄉鎮連網。網上銷售菜糧等農產品23億公斤。
盡管和九億農民的龐大市場相比,農業網站還不是很多。但起點很高,特色明顯。特別是有三個農業網站非常有特色。
其一是《環球農商網》。建站定位面向國際市場;建站風格適應國際慣例。客戶查閱信息,可以進行智能對接。建站時間盡管不長,很受國內外網民的歡迎。
其二是去年5月4日推出的《中青農網》。該網是以中青農業發展中心已建立的160多個高科技示范園,1000多個致富網地方工作站為基礎建立的。計劃用兩至三年的時間,在全國2900多個縣建立工作站。將發展成面向農村青年的、覆蓋全國的、大型電子商務網。
其三是天大天財推出的《中國農村星火數據廣播網》該網把信息技術和傳統媒體進行整合,采用寬帶傳輸,讓農民用電視機即可走進網絡時空。成為一個面向九億農民的數字化信息網絡。
農業電子商務網站,當前還多集中在發達經濟帶。對廣大農民來說,網上銷售還很遙遠。然而,沿海經濟帶富起來的智能化農民,有可能成為我國農村首批網上沖浪者。對時間和信息的看重,將使他們很快進入電子商務實戰階段。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當無數有學問的人,還在為“瓶頸”發愁的時侯,溫洲的一些農民,已經把網上銷售的利潤裝在了口袋里。已經得到了網絡把櫻桃變成了金子的實惠。
二、建筑建材產品市場
建筑制品和建材產品多有明確的國家標準和部頒標準,適合網上銷售。且基本建設市場需求量教大,國內家居裝修和產品出口市場也很廣闊。當前《中國建材商品網》,《中國裝飾材料網》,《中國水泥網》,《魯班網絡》等建筑、建材網站,已形成多品種、廣覆蓋。縱橫交錯的網絡格局。
去年11月24日《易網五金網》又全面開通。近一步完善了建材家族的網絡體系。特別是智能化房屋網站,把信息化技術貼緊百姓生活,受到了人們的歡迎。
當前的問題是:由于基本建設單位流動性大,上網者少,缺少客戶群;部分出口產品缺少lSO 9000質量認證;已實行網上采購的單位,缺少相應的配套規定。如各地普遍實行的建材產品準入制度,規定材質單必須加蓋紅章,因此無紅章的單證效力問題,與原有規定發生了碰撞,阻礙了產品的銷售。加上裝飾建材的銷售受虛假廣告宣傳的影響,壞了名聲,人們不敢輕易相信送上門來的是正品。
新型建材,市場潛力很大。當前主要是缺少市場氛圍。已有的科普網站,尚缺少市場化運作。既影響了銷售,又丟掉了市場。
三、旅游市場
我國是一個旅游大國,占世界第七,亞洲第一。假日經濟的發展,農行在亞洲發行國際旅游金卡,鐵路部門新增26條專線,和將建成亞洲最大旅游信息系統等都說明,旅游的外在環境很好。潛力巨大的網絡旅游模式,將很可能成為旅游經濟的主導。
當前,全國旅游網站已近300家,網上旅游市場發展很快。
去年3月香港美亞國際集團投資兩億人民幣,開通了“中華萬游網”。該網突出文化旅游和商務旅游,并運用圖文、影音等多媒體技術和最先進的電子地圖選景方式介紹中國文化。還推出了中文繁體、英文等多語種版本以方便國外游客。
《華夏旅游網》和《旅游資訊網》推出的“夢幻之旅”,“網絡之旅夏令營”,“南方快車駛進大西北”等特色旅游受到普遍歡迎。潛力巨大的自助游,以自定行程,自助價格,網絡導航,網際服務為特征,適應了人們個性化的要求。“白領暢想游”,“休閑拍照游”,“合家歡樂游”,“休閑兩日游”等潛在市場都很大。
《攜程旅游網》自去年9月以來,網上咨詢爆滿。其有效的市場拓展策略和全方位的特色服務,使該網在眾多旅游網站中迅速崛起。今年11月16日該網完成了新一輪總額約為一千二百萬美元的融資。成為了旅游電子商務網站的佼佼者。
為拓展國外旅游市場,“康輝”還開通了國內第一家專業出國旅游網站。詳細介紹了出國旅游報名參團、辦理護照、簽證、邊防、海關等知識,其辦站風格已和國外接軌。
中華旅游商貿網,自去年底以來進行了較大的改版,改版后,版面豐盈,內容充實,以顯示出勃勃生機。
進一步進行市場開發,急須進行市場的細分。加強個性化服務。當前特別應加強團組出發前的需求予見性服務;急需物品時的實時性服務;送達物品時的快捷性服務。大型旅游點的電子導游等,以滿足游客的個性化需求。
旅游資源的后續市場開發,也是重要的創收點,應引起重視。
四、人才市場
網上人才市場以其方便,快捷,兼價,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全國人才網站已達500家。區域性人才市場已普遍建立,全方位的人才市場格局正在形成。在線招聘,受托招聘,網上面試,院校實習,素質評測,人才獵頭,勞務輸出等,一批人氣很旺的人才網站正在涌現。
《無憂工作網》最高日點擊率已突破60萬。從去年5月24日到6月24日一個月期間,新增職務達20260個。首開人才網站贏利的先河。智聯三阿的《招聘網》,自成立以來使25000多人找到理想工作,充分顯示了網上招聘,網上求職的勃勃生機。
《西部人才市場》的建立,為開發西部建立了一條人才的綠色通道。10月1日《中國農村人才市場網》的開通,為面向農村的需求,打開了又一條綠色通道。
網絡人才應注重需求結構的變化。注意復合型人才的發現,培養和推介;網絡人才市場的擴展,應拓寬思路,降低門坎。增加二級擴展網站,以便更多的人才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進入網上市場。
網上人才招聘的后續工作,特別是合同的簽約,簽約后的權益保護,擋案的存放,管理,職稱的評定,晉升等應提上日程。
獵頭人才,應改變手工作坊式跟蹤挖掘方式,開辟自薦測評渠道,有償輸出渠道,更廣泛地,合理地吸納人才。
西部人才市場還應注重工作的延伸和擴展。可開辟對口攻關人才庫,按項目對口吸納人才,為西部大開發服務。
五、技術市場
技術貿易是電子商務的一個重要內容。由于近年我國技術市場基礎較好,因此網上技術市場發展較快。當前全國技術市場網絡框架體系已經初具規模。已建成《全國技術市場信息港》,形成了技術市場的法律、市場監督體系,覆蓋全國的、網上網下整合的,技術市場交易服務體系。
已建成的北方,南方,廣州,上海,安徽,沈陽,昆明,西藏和西部信息港等網上技術市場,適應了區域經濟發展和技術交易的需求。機械,化工等行業技術市場和無形資產評估,及農村技術市場的開拓,正在有序地進行。
技術貿易的后續資本支持,已經起步。《中國技術與投資網》運行僅一年,已和128家國外風險投資機構,68家國內投資機構結伴。開展了網上網下的全方位整合。
由于《中國技術與投資網》已顯示了商業模式逐漸成熟的特點,因此受到國外風險投資商的青睞。10月26日該網與美國太平洋聯合投資集團投資的《Plventure風險投資網》合并,組建《中國技術與投資網》美國公司。這是我國技術類電子商務網站中一項重大的走向國際市場的舉措。
一年來,網上技術市場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是健康的。今后應盡快與國際技術貿易網站對接,并向農村擴展。
已經建成的技術市場,不要形成陸地市場的網絡化。應研究和利用好網絡資源,調整攔目,增加版面動感和活力。把網上市場搞火,搞活。專利技術的推介,失效專利成果的再創造,再利用,網絡有獨到的優勢。應加強開發和拓展工作。
六、文化市場
網上文化市場發展很快。網絡傳輸的廣域性,資源的共享性,參與的交互性,為網上文化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文學,音樂,美術,繪畫,收藏,集郵。錢幣,工藝品及健美,休閑等網站林立。網上音樂會,MP3免費下載等,更為網民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大餐。
去年夏天《中國文化信息網》推出了海外版,把開展文化電子商務的觸角伸向了海外,《超星數字圖書館》探索了在線瀏覽,下載收費。用實踐肯定了網上信息資源的價值;安徽建起了語音圖書館,進行了有聲閱覽的嘗試。《博庫網》進軍文化市場時間不長,但人氣很旺。特別是他們在整合現有文化圖書資源中,規范知識產權保護的管理模式,做出了實際努力和積極探索。100多位知名作家,成了《博庫網》的座上客。《昆鵬網》前有名人效應,后有資金支撐,可望成為文化圈中的實力網站。
一種傳統出版物和電子出版物比翼齊飛的出版摸式,似紅杏出墻。
探索網絡文化市場的經營運作規律和文化商品化的途徑,是一件急迫的事情。《中國作家網》試行市場化運作,讓文學,曲藝等作品上網拍賣。《天津信息網》也把20位國畫家的作品推上了網。這些探索和努力非常可貴。否則聽任大量的寶貴文化資源被白白地浪費掉,著實讓人必痛。
七、醫衛市場
網上醫衛市場發展也很快。當前,全國醫藥衛生類網站達1000家。《中國醫藥市場網》,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不僅已形成一萬余家的中、外客戶資源,而且在發展醫、衛電子商務上積累了經驗。
去年5月開通的《三九健康網》,已發展簽約會員1300家,認證醫生20000名。在23個省市召開新聞發布會,整合和購并國內醫藥健康網站,并和許多大型網站結盟,顯示出后發實力和勃勃生機。
醫藥衛生電子商務的內涵和外延十分寬泛。尋醫問藥,健康自側,心理咨詢,遠程會診《網上環球醫生》等,前景廣闊。
當前,全國門疹和住院藥品費一年就達500億元。北京天壇醫院今夏實行進藥召標,帶了個好頭。今后可試行網上召標,進藥公證制度。既利于價格的調控,又有利于克服不正之風。
八、網絡教育市場
網絡營造了快樂的學習氛圍。互聯網將成為全民教育的大課堂。因此,網絡教育發展很快。
當前,教育網站門廣類多。從《童話大觀》、《嬰兒教育》、《家庭教育網》、《小學教育》、名校《匯文網校》、《中國大學生網》、《中國留學信息網》直到《資助信息中心》、《中國特殊需要在線》、《中國教育網絡促進會》、《題庫》簡直是百花齊放,應有盡有。
網校,遠程教育網站大量涌現,中科院遠程教育陪訓中心開辦的電子商務免費教育,在線人數達14000多人。銀河網絡教育中心已在17個省市建立了分中心。深受人們的歡迎。
《中國教育資源網》及其合作伙伴,發起了為每校援助一臺能上網電腦的“世紀騰飛千年行活動”;《愛迪生教育網》開展了全國萬校網頁免費制作活動,并搶灘網絡化社區教育。11月8日,最大的門戶教育網站《網大》與最具發展潛力的《101遠程教育網》聯手合作,決心朝著“大中華區最大的教育企業”的終極目標努力。
當前的問題是不少網站教材老,舊。缺少實務內容和實戰訓練,不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以致不少人抱怨,學完之后,只會上網,不會商務。
一些網校只是現實教育的平移。網絡教育的特點和優勢并沒有充分顯示出來。中級教育和育兒網上教育,盡管有了很大發展,但幼兒上網量相對較少,內容單調,特別是缺少適合低齡兒童教育的攔目和動畫片教材。
網絡教育和傳統教育的有機結合和互補尚待研究。面向農村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教育,市場廣闊,極待加強。
九、房地產市場
去年的房地產市場是好戲連臺,亮點很多。11月8日,美國財經雜志《福布斯》公布了中國大陸50名首富名單。其中17位出身或從事房地產業。特別是,當前我國商品房空置9000萬平米。可見房地產應當成為我國電子商務的重頭戲。
眼下網站紛建已達300多家。按投資主體劃分,有200家有風險資金的支持。20多個政府網站,80多家企業網站。開展了房屋買,賣,空置房無底價拍買,舊房包裝上市等初期功能的業務。
為了拓展網上房地產的大市場,去年5月開通的《搜房網》(www.soufun.com)在今年異軍突起。他們先是對臺灣、香港、北京、上海、深圳五大網站進行了整合,又在重慶開通了地方網站。
去年7月17日,又與中國聯通上海分公司簽署了WAP電子商務的合作協議。協議規定首期實現兩大功能。即房源、家居信息的查詢功能和實現“掌中網”的家居、家電、裝飾材料的移動購物業務。
9月7日又與《新浪》和《搜狐》兩大門戶網站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由《搜房網》全面整合中國兩大門戶網的房產家居頻道,《搜房網》已成為了中國房地產電子商務網站中的知名品牌。
10月底“21世紀中國房地產市場展望暨房地產網絡化論壇”在上海舉行。這必將進一步推動房地產業電子商務的進程。
建設部的一項調查顯示:房屋租賃蘊藏大市場。我國每年新增人口近960萬,流動進城的暫住人口有4000萬,新婚夫婦有269萬。這些人中相當一部分要租房住。適應這一需求,11月初,100名房產經濟人在上海《東方之窗網站》上亮相。他們在租、售方面開展中介服務。成為了今年我國房地產電子商務中的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十、證券市場
網上證券交易是一種全新的交易手段。我國股票市場發展的巨大潛力和經濟的良性發展,使我國股民數量99年比98年增加500萬戶。為網上證券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客觀基礎。國家允許保險資金,通過購買基金方式進入證券市場,允許部分證券公司進入同業拆借市場,利于和適應網絡的綜合性和個性化的發展趨勢。
去年4月,中國證監會又及時推出了《網上證券委托管理暫行辦法》。使證券業和股民紛紛看好網絡時空,網上證券交易順理成章地迅速發展起來。
4月11日青海證券推出《數碼證券網》;4月15日華泰證券開通《終合服務系統》;4月26日中信與合訊聯合推出《e-trading終合服務平臺》。網上《金融街》和《君安證券》《港澳證券》等十大網站已經形成。我國網上證券市場的框架開始立起。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200多家證券經營機構開設了網上證券經營業務。我國網上股民已達25萬人。
開展在線證券交易,有利于提高市場的透明度;有利于提高我國證券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有利于滿足證券投資者多層次的要求。特別是在信息嚴重不對稱的投資環境中,我國的廣大中小投資者,在網上交易中獲得了公開、平等的服務。會進一步增加投資熱情,促進證券市場的發展。
《華夏證券網》還提出了“知識超市”的概念,網民可以和網絡經濟人討論股票走勢。受到了網民的歡迎。
網上證券,可望成為電子商務發展進程中具有發展潛力的一匹黑馬。
網上證券交易對電信市場的依賴性較大。當前網上成交量僅占證卷市場總成交量的1%,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網費過高,使一些人不愿選擇網上成交方式。適應這種情況,卷商應積極進行網絡和呼叫中心的整合,既提供一個滿意的客戶端,又降低了運作成本。
十一、保險市場
保險業做為最后一個“沉睡的巨人”,終于向信息技術敞開了大門。至今年2月底,僅有中保產險廈門分公司,太保北京壽險,泰康人壽等幾家公司在網上建立了主頁。
去年3月9日朗絡與太平洋北京公司合作,開通了《網神》,推出了30余個險種,才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保險網上營銷。當月保費達到99萬元。事實使人們看到了網上保險的潛力。保險企業紛紛觸網。
當前,我國已有近80家保險網站。經營險種函蓋了人籌保險,財產保險,意外傷害保險,旅游交通保險等近100個險種。不僅可以網上投保,而且可以實時核保,實時認證,在線支付,還開展了保險代理等業務。
8月16日太平洋保險公司www.cpic.com.cn網站開通。這是我國保險業第一個慣通全國,聯接全球的電子商務網站。首批網上銷售的險種有:安居綜合家財險、航空旅客人身險、電腦保險,企業財產基本險,機動車輛險,航空貨物運輸險、航空旅客身身險和太平盛世終合系列保險。
我國保險已進入快速發展期。去年保費總收入達1247億。年增長率為39%。但是,由于傳統保險營銷的人海戰術,給人以膩凡感,沒有充分發掘市場潛能。今后網絡保險必將扮演重要角色。
開拓保險市場,應引進整合理念。讓網上拓展和網下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探索投保的市場拓展,也應注重理陪的連網管理。據介紹,應用計算機對實時理陪進行前瞻性管理,可下降管理費用的20%。可見創效增收的潛力很大。
值得指出的是,美國最大的保險企業已進入中國,歐洲三家最大的保險公司,也意欲進軍中國的保險市場。中國年輕的網上保險業應有迎戰的準備。
十二、資本市場
發展電子商務必須有資金支持。因此,建立完善的資本市場勢在必行。自1998年下半年,國際風險資本開始把觸角伸向中國,進行“火力偵察”。隨后一年半時間里,局面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一百多家風險投資商,看好中國市場,國際風險資本開始或準備進入中國網絡業。
與此同時,國內的風險投資商們,也開始涌動。民間資本開始向互聯網集結。上海創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經對2130個項目進行了篩選,選定了十五個項目進行了風險投資,其中10個項目為信息業。
國際風險資本的進入和國內風險資本的啟動,理應是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推動力。然而,隨著中國網絡股新浪、網易、搜狐等在華爾街遭到狂跌,已給中國網絡企業的海外融資蒙上了陰影。
華爾街雖不再是中國網絡企業的天堂,但國際風險資本進入中國電子商務的大門依然敞開著。
由于中國市場巨大,美國等國際風險資本依然把電子商務作為在中國搶灘的突破口。互聯網業依然成為外資捷足先登和追求投資最大化,尋求管理控制權的制高點。
盡管新浪等在NASDAQ股市狂跌,這只會使國際風險資本變得謹慎和冷靜。《攜程商務網》去年底獲得一千二百萬美元融資就是一個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