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洪昌02-03 15:00
2月3日午后,信創板塊爆發,太極股份漲停,中國軟件、深桑達A等大幅沖高。
事實上,雖然近期信創被人工智能搶了風頭,但分析師在研報中依然對板塊預期向好,國盛證券分析稱,2023將是信創政策+訂單雙重確定性之下的加速放量之年,首創證券更是表示信創有望成為計算機年度最強主線。
首創證券指出,春節前在節后政策落地及CEC和CETC兩電國企改革等預期催化下,中國軟件、太極股份等信創龍頭創出新高,板塊熱情高漲,春節后板塊行情有望繼續并將成為計算機年度最強主線。
其中有幾點值得關注:
一是政策有望加速落地,春節前發改委相關領導已明確年后將從國家、地方、企業三個層面多舉措支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真金白銀”投入信息產業,首創證券認為信創將是重點投入方向;
二是央國企加速改革,信創央企排頭兵中國電子和中國電科有望進一步將信創產業做大做強;
三是未來行業信創將成為主體,金融、運營商等需求主體支付能力更強;
四是經過過去幾年的發展,以華為鯤鵬為代表的信創產業鏈已從能用逐步過渡到好用階段,且供應鏈穩定性更高。
此前,部分央企背景信創龍頭,行業信創軟件公司漲幅較大,但仍有包括ERP、信創硬件、數據庫、中間件等眾多方向標的漲幅較低,其認為節后值得重點關注。
“卡脖子”問題亟待解決
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進行第二次集體學習,習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
1)要持續推動科技創新,突破供給約束堵點、卡點、脆弱點,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力和安全性,以自主可控、高質量的供給適應滿足現有需求,創造引領新的需求。
2)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解決外國“卡脖子”問題。
3)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首創證券指出,計算產業“卡脖子”問題亟待解決,疊加如前文所述四點因素,信創產業將確定性加速發展。
2023為信創政策+訂單加速放量之年
國盛證券指出,2022年是信創建設承前啟后的關鍵年,而2023是信創政策+訂單雙重確定性之下的加速放量之年。具體來看:
1)數字經濟有助于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而信創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石,政策持續護航。
2)信創呈現擴大化、常態化和分散化采購的趨勢,核心產品廠商議價能力有望提升。
3)新案例、新訂單不斷,加速放量趨勢顯現,客觀因素導致需求暫時承壓,全面放開后迎來訂單高峰。
4)根據海比研究院統計,由應用軟件、平臺軟件、IT安全產品等組成的非核心市場規模有望從2021年5100億元提升至2025年16434億元,5年復合增速約為35.7%。
國盛證券表示,數字經濟是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力量,信創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石,操作系統、數據庫、應用軟件、基礎硬件等核心環節是構筑自主新型基礎設施的剛需,有望先行兌現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