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中宣部副部長、中國互聯網協會顧問蔡名照在舊金山說,世界各國國情千差萬別,全球的網絡安全,不可能用一個標準來衡量,用一個法律來規范。應充分理解和尊重各國國情的差異性、網絡文化的差異性和網絡安全關切的差異性,在多樣中求共識,在差異中求和諧。
有關維系網絡安全和遏止低俗不良網絡信息上,世界各國有著不太相同的標準和做法,這與各國經濟發展程度、傳統習慣和基本國情存在巨大差異有關。日前,我國中宣部副部長蔡名照在美國舊金山第三屆中美互聯網論壇上,說出的上述一番話凸現中國政府責任,凸現務實心態。
應該看到,全球網絡安全標準雖然因國情而不同,但對網絡安全共識和秉持有共同理念卻是客觀存在的。從目前看來,網絡安全成為信息化時代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據有關方面統計,美國每年由于網絡安全問題而遭受的經濟損失超過170億美元,德國、英國也均在數十億美元,法國為100億法郎,日本、新加坡問題也很嚴重。在國際刑法界的現代社會新型犯罪排行榜上,計算機犯罪已名列榜首。這種客觀現狀的存在,令打擊和遏止與互聯網有關的計算機犯罪和網絡侵權成為各國共識。在未成年人保護上,各國普遍對網絡色情、低俗信息保護高壓態勢。在遏止與互聯網相關的非法廣告、金融詐騙、非法經營、商業秘密、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等等普遍性問題上,各國同樣不遺余力。這也為國際間廣泛開展網絡安全合作創造了契機。
但是,由于社會發展有差異,各國秉持不同的網絡安全標準,對網絡色情、低俗信息的界定標準存在差異也是在所難免的。我國中宣部副部長能坦誠差異,并以求同存異共求和諧的理念,向各國宣傳我國對網絡安全的態度,這種態度既是積極的姿態,也是贏得其他國家信任的做法。事實上,就網絡安全和遏止互聯網不良信息上,各國也不可能遵循同一部法律、制定一個全球統一的標準。一些欠發達國家,網絡化進程緩慢、入網率低,其網絡安全威脅就小的多,也不緊迫;而發達國家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已到了離開網絡社會就無法正常運行的地步,所承受的網絡安全壓力和低俗信息的侵蝕就更嚴重。再加上法律調整的社會領域在各國更是千差萬別,保護范圍有嚴有寬、立法跟進有快有慢,客觀上也不會存在一個保護標準的問題。但在差異中求共識,必將是未來各國開展網絡安全與保護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