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15日在“2009中國環保產業發展高峰會”上表示,就當前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而言,尚不能完全適應我國節能減排工作的需要,環保產業發展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開展。
據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在“2009中國環保產業發展高峰會”上介紹,當前我國環保產品已達3000多個,涵蓋了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等各個領域,2008年,全國環保產業的收入超過了8000億元,從業人員約300萬,與2000年相比,產值增長了近5倍。十一五以來,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增速始終保持在每年15%-20%之間,遠遠超過了GDP的增速。我們預測,十二五期間,隨著環保投入力度的加大,初步預測,我國環保投資將超過3萬多億。環保產業的產值將達到4.9萬億左右,所以我國環保產業發展前景是巨大的。
吳曉青認為,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我國節能減排工作的需要,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差距,特別是核心設備和關鍵技術水平,以及這些產品的可靠性。市場化水平滯后于環保產業發展的需要,在為低碳經濟發展、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方面還有較多的薄弱環節。當前發展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已是大勢所趨,并成為世界各國搶占經濟制高點的重要領域。同時,要解決溫室氣體排放,也必須大力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可以說,環保產業將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將為我國發展方式的轉變注入強大的動力。
今天在環保產業發展高峰會上,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巡視員何炳光介紹,國家發改委正在編制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規劃,到2015年,環保產業要占到GDP的產值大概是7%左右。他同時透露現在這個規劃里會有一個政策考慮,因為他認為法制強制和政策驅動是必要條件,主要考慮四方面:第一,實施重點工程帶動戰略,推動切實的需求帶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第二,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包括財稅、產業,還有金融等各方面;第三個方面是技術進步,建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工程實驗室;第四就是根據形勢,實施新的法規標準和新的法規政策,推動一批新的環保產業脫穎而出,同時還要規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