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辦的2010年煤炭經濟運行情況通報會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姜智敏表示,2010年我國煤炭產業在推進結構調整上與上年相比有了新的進展。
姜智敏介紹說,一方面,隨著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的不斷推進,全國煤炭企業數量和礦井數量比上年有所減少;另一方面,隨著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建設不斷推進,一批大型現代化礦井建成投產,產量比重不斷增加。
我國是世界第一煤炭生產與消費國。近幾年來,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一直是引領煤炭行業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詞。2010年,我國煤炭行業繼續以推動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作為加快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山西、河南等地在總結2009年兼并重組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了推進煤炭資源整合的步伐,“關、停、并、轉”了一批小煤礦。
2010年,山西省煤礦重組整合效果進一步顯現。截至2010年底,山西省礦井數由2598座壓減到1053座,70%的礦井規模達到90萬噸/年以上,30萬噸/年以下的小煤礦全部淘汰,平均單井規模由30萬噸/年提升到100萬噸/年以上,形成4個年生產能力億噸級的特大型煤炭集團,3個年生產能力5000萬噸級以上、11個千萬噸級以上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還有72個300萬噸左右的煤炭企業。同時,山西煤炭行業的競爭力和整體實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據預測,2010年,山西煤炭工業增加值占全省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將達55.8%,比2005年提高17個百分點。
河南省在2010年初全面啟動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并對全省466家年產規模15萬噸至30萬噸的小煤礦進行兼并重組,由河南煤化集團等6家骨干煤企具體實施煤炭資源的優化整合。實施兼并重組后,全省煤炭企業數量由原來的500家銳減到目前的31家,煤礦數量下降到742處。
內蒙古自治區目前已經基本完成煤炭資源整合。按照有關規劃,到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將建成4個年產億噸級以上、6個年產500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炭生產基地,內蒙古自治區煤炭產能將達到10億噸,占全國煤炭產能的25%。
從宏觀政策層面看,國家也不斷加大對煤炭資源整合和結構調整的政策引導力度。2010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了進一步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工作;同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并重組的若干意見》,要求通過兼并重組,使全國形成一批年產5000萬噸以上的特大型煤礦企業集團,煤礦企業年均產能提高到80萬噸以上,特大型煤礦企業集團煤炭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比例達到50%以上。
姜智敏表示,這一系列政策措施將有效提升煤炭行業的集中度,優化產業結構,提高企業生產力水平,規范煤礦資源的開發主體,提高行業的安全保障,使煤炭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了解到,“十二五”期間,為加快構建新型煤炭工業體系,實現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煤炭生產以大型煤炭企業、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現代化煤礦為主,基本形成穩定供應格局,到2015年,形成10個億噸級、10個5000萬噸級特大型煤炭企業。
北京金支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專業HP ALPHA/SUN/IBM小型機維護,小型機租賃,小型機保修和ORACLE數據庫維護 服務外包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