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檔案信息化建設
1、全面啟動各級國家檔案館館藏檔案數據庫建設,包括檔案目錄數據庫建設、檔案全文數據庫建設和多媒體檔案數據庫建設。
2、各設區市檔案局全部建立起局域網,有條件的縣(市、區)檔案局建立局域網,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
3、各設區市檔案局全部建立檔案信息門戶網站,有條件的縣(市、區)也要建立檔案信息門戶網站。網站欄目合理,內容豐富,基本能夠滿足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對檔案信息及政府公開信息的需求。
4、省、市、縣(市、區)逐步建成檔案館在線接收同級機關電子公文系統,與政務網結合,實現機關電子公文在線實時向同級國家檔案館電子公文數據庫傳輸。
四、實施項目
(一)部分市、縣(市、區)國家綜合檔案館建設項目
1、新建設區市級國家綜合檔案館4個,建筑面積不低于5000平方米,具體是南昌市、景德鎮市、萍鄉市、宜春市檔案館。
2、新建縣(市、區)級檔案館28個,每館建筑面積不低于2000平方米,具體是:南昌市的安義縣檔案館,九江市的瑞昌市檔案館,鷹潭市的余江縣、貴溪縣檔案館,贛州市安遠縣、寧都縣、尋烏縣、上猶縣、興國縣、石城縣、全南縣檔案館,宜春市的上高縣、銅鼓縣、樟樹市、袁州區檔案館,上饒市的廣豐縣、萬年縣、婺源縣、鉛山縣、橫峰縣、余干縣、信州區檔案館,吉安市的井岡山市、萬安縣、永新縣、泰和縣、峽江縣、吉州區檔案館。
投資方式:項目建設資金由同級財政承擔,同時也積極爭取國家和省里有關方面的資助。
投資時間:2006——2010年
(二)其它設區市和縣(市、區)檔案館的建設。
其它設區市和縣(市、區)檔案館的建設,也應按照國家檔案局提出的檔案館“四位一體”功能和《檔案館建筑設計規范》的要求,設區市檔案館不低于5000平方米,縣(市、區)檔案館不低于2000平方米的建筑規模,從實際出發,積極主動地改建、擴建或新建檔案館。
(三)檔案信息化建設項目
1、館藏檔案數據庫建設項目
全面啟動全省各級國家檔案館館藏檔案數據庫建設,包括檔案目錄數據庫建設、檔案全文數據庫建設和多媒體檔案數據庫建設。全省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全部檔案建立起案卷級目錄數據庫,文件級目錄數據庫達到1000萬條,全文掃描300萬幅。各設區市檔案局全部建立起局域網,有條件的縣(市、區)檔案局建立局域網,并與當地政務網相連,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
投資方式:項目建設資金由同級財政承擔
實施時間:2006——2010年
2、檔案信息門戶網站建設項目
設區市檔案局和有條件的縣(市、區)檔案局建立檔案信息門戶網站。網站欄目合理,內容豐富,基本能夠滿足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對檔案信息及政府公開信息的需求。省檔案信息網站數據總量達15G,設區市檔案信息網站數據總量達10G。
投資方式:項目建設資金由同級財政承擔
實施時間:2006——2010年
3、檔案館在線接收同級機關電子公文系統建設項目
研制開發“檔案館在線接收同級機關電子公文系統”,至“十一五”末期,省、市、縣(市、區)全部建成檔案館在線接收同級機關電子公文系統,與政務網結合,實現機關電子公文在線實時向同級國家檔案館電子公文數據庫傳輸。
投資方式:項目建設資金由同級財政承擔
實施時間:2006——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