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女人又夹又紧又丰满/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福交 /黄色va视频/姜恩惠的29分钟激情视频

English服務熱線:400-610-7333
首頁  >  資訊動態  >  業界動態
網絡媒體:影響公共安全的雙刃劍2009-08-28 11:01  消息來源:unknow

一、網絡媒體及其兩面性

網絡媒體是指由互聯網、移動通信網和全球衛星網組成的電子信息媒體,是一種完全不同于報紙、期刊、書籍、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現代新媒體。它依托信息科技,直接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虛擬空間,成為繼海陸空天四大空間之后的一個新式空間,或稱“第五空間”,并由此直接構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社會形態——信息社會。

顯然,網絡媒體是現代社會不斷發展中出現的一個新事物,給現代社會生活帶來了新視野、新方式、新沖擊,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事實上,從誕生的第一天起,網絡媒體在現實社會生活、特別是國際社會生活中就發揮著非常復雜的作用。這些作用既有頗為積極、文明的一面,也有相當消極、危險的一面,為所有能有效掌控它們的國家和社會所利用,并帶來極大的好處,對所有不能有效掌控它們的國家和社會直接帶來被動乃至造成巨大危害。可以說,網絡媒體就是一把電子雙刃劍,從一開始就與公共安全息息相關。

作為第五空間的首創者之一,美國早已從發明、推廣和發展網絡媒體的過程中取得了最大好處。一是克林頓手上搞出的“新經濟”創造了全球特有的獨家收益;盡管在世紀之交就成了破滅的泡沫,但其既得的好處卻永遠令人印象深刻。二是所擁有的世界因特網樞紐和最先進信息技術把美國確立為世界信息中心,使美國獲得了無窮的“黑客”利益和操弄世界的成功;實際是毫無風險成本且輕而易舉地就超越、克服和戰勝了國家主權,實現了領導世界、全球擴張。

稍遠點看,科索沃戰爭、海灣戰爭、一系列“顏色革命”都有網絡媒體的身影。就眼前看,20096月伊朗大選后的動蕩和沖突,就是因特網和移動通信網被美英充分利用的結果。這樣一個第五空間是何等廉價、便捷,以至于完全可以自由劍指任何地方,卻不會引起任何異議、抗議、譴責或者道義責任。這些甜頭促使美國更加重視對這個新空間的占領和利用。

所以,2009624日,美國國防部部長蓋茨就宣布成立“網絡司令部”,要正式建立“網絡軍”或“信息兵”,開始正式搶占“第五空間”了。與此同時,也就在20097月,美國國防部也向全世界發出警告,如果哪個國家膽敢向美國發動黑客攻擊,美國就將對其實施公開的武力打擊。很明顯,美國將依峙武力把第五空間的損人利己功能發揮到極致。

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接受和推廣大眾化的網絡媒體,對把傳統社會改造成信息社會、極大增進信息條件下的經濟發展成效和公共參與確實起了很大作用。然而,就在這一正面作用積極展開的同時,網絡媒體的負面作用也如影隨形地出現了。

我國近年來頻發高發的各種突發事件多在事發一小時左右就迅速傳遍全國全世界了。就多年來的實際情況看,這種網絡傳播多是一面之辭,不僅包含了大量的灰色內容、混淆情況,而且還常常包含了大量的虛假情況和編造夸大之辭。有的是有意造謠,有的是不知真相,有的是故意起哄,有的是被利用。然而,當地的有關部門和領導干部常常尚不知情,直至由外界反饋回來之后才發覺事態竟然變得如此“透明”和嚴峻,如此局促難辦而困頓、震驚。常常是網絡群體事件出現很久了,信息盲流轟動很久了,也沒有一個相關負責主體出來發布真實信息,澄清有關事實。結果,就演變成了信息社會所特有的種種輿情危機,嚴重擾亂了經濟社會的正常發展。

上述這些情況表明,我們對第五空間其實嚴重地認識不足和把握不力;我們對虛擬世界的掌控還極其微弱,實際是近乎空白。這種微弱與空白在平時不打緊,在關鍵時刻就會極度危險,完全可能遭遇局面失控,給應急處置乃至整個危機管理帶來極大的被動和損害,后果不堪設想。

為什么網絡媒體會如此兼具正反兩面呢?這不是因為網絡媒體本身存在正面、負面兩種價值,而是因為網絡媒體的純功能特點在不同行為主體的不同價值取向下被賦予了這樣的兩面性。因此,網絡媒體的兩面性是人為附加的結果,在現實生活中到底會出現哪一面,完全取決于誰主導、利用以及怎樣主導、利用網絡媒體的純功能特點了。

二、網絡媒體的功能特點與公共安全

那么,網絡媒體的功能特點有哪些呢?具體說來,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信息啟動完全是多點位、無門檻、無篩選。任何信息都可以在任何網點隨時發布,并隨即變成公共信息。這就最大限度地方便了人們的公共參與和公共交流,把虛擬空間變成了囊括最廣大能動主體的大眾化信息平臺。

第二,信息傳播基本上是瞬時性、迅速擴散性乃至全球性。網絡媒體充當了四大空間的神經系統;其電子特性使全國全世界之間發生瞬時互動變成了現實,也使現實空間造成的距離在這個虛擬空間中化為烏有。地球村被這個虛擬空間異化成無距離的信息世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某一地點發生某種情況就必然毫無障礙地瞬間傳遍世界。這雖為網絡生活提供了空前的自由,但更為公共安全帶來了巨大的漏洞、困難和挑戰。

第三,信息交流基本無限類、無限量,還可跨越網絡豪傳猛播。只要愿意,文字、圖畫、照片、錄音、錄像等等各種類型的信息都可以無限量上網;不僅可以在同質網絡內由一網到另一網地跨越傳播,而且在3G手機出現后還可以逐步地由一種網絡跨越到另外一種異質網絡上進行多層面、最廣泛傳播。

第四,信息互動超空限、超時限、超規程、超現實和超有形。隨著網絡媒體的不斷擴展,信息活動主體越來越能夠做到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非網絡障礙下進行任何形式的信息溝通互動,而基本沒有、也難有任何規范與約束。這就是無障礙、無驚動、無風險地超越國界和主權,在任何地方進行任何信息活動的巨大信息優勢。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信息活動就變得極為隱蔽、直接、高效和不可控,為各種邪惡的用心與行為提供了掩護。

第五,信息內容泥沙俱下,真假難辨,無法證實,容易引起轟動,具有巨大的宣傳效應。通過網絡媒體散發出來的信息或全面、客觀、真實,或欠缺、主觀、虛假,常常是難以分清,而容易混淆視聽,更容易被利用來進行各種造謠、欺騙、破壞和顛覆等等活動,充滿了在錯誤實質下的迷亂特性和蠱惑力量,藉此即可瞬間造成社會性大盲動、大混亂乃至大震蕩,導致各種網絡群體事件和輿情危機,嚴重破壞公共安全。

第六,信息活動幾乎不擔后果,不擔責任,沒有風險。網民無數,網絡活動更無數。其中有不少是不負責任的或者是危害嚴重的,能被篩選出來的卻是鳳毛麟角,能及時、準確、有效地施加諸如引導、管制之類影響的,就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在如此情況下進行信息生活的網民,基本上可以不考慮自己的社會責任,不擔心自己承擔什么風險。結果,給別有用心的勢力鉆了空子,利用借名假名,胡作非為。

第七,信息運作基本上代價很小,幾乎無成本。上移動通信網還有一點成本,上因特網就基本沒有任何代價,當被特別利用時哪怕跨網類、越大區都輕而易舉,也不用花幾個錢。在沒有成本約束的情況下,極盡網絡媒體利用之能事就成為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對于要發動大規模搗亂活動的計劃與行為來說,這簡直就是再好不過的樂園了。

總之,網絡媒體是一種極其便捷、廉價、真正大眾化的公共信息平臺。一方面,它具有商業價值、公共信息價值乃至社會文明進步的價值;但另一方面,它也同時具備了可以隨時破壞公共安全而難以有效防控的高度危險性,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網絡媒體被人用來引發大規模信息騷動,癱瘓一個現實社會,造成嚴重社會危機。因而,認識和把握住網絡媒體的兩面性,盡量克服其消極的一面,充分發揮其積極的一面,就成為信息社會條件下維護公共安全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三、克服網絡負面作用,確保公共安全

克服網絡負面作用,就是要切實化解網絡媒體內含的和帶來的所有消極性。這是健康發展網絡媒體的前提,更是實現信息社會條件下公共安全的基本要求。為此,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采取有效措施:

(一)針對網絡媒體的負面特點,加強信息社會危機預管理。迄今為止,網絡媒體主要成了西方大國用來搜羅各種恐怖主義、分裂勢力的機會和借口,以便向不順從的國家和社會發動各種破壞、顛覆或攻擊行動。由此而來的網絡負面問題就造成了非常嚴重、又非常隱蔽的信息社會危機。而這樣的危機正是當前世界上最典型、也最突出的非傳統公共安全問題。其危險性超過了普通的恐怖主義,其實質就是來自西方大國的國家恐怖主義。因此,針對網絡媒體的負面特點,加強信息社會危機預管理就變得極端現實、緊迫而重要。

我們應該全面加強網絡輿情檢測,把政治、軍事、經濟特別是金融設定為重點領域進行危機監測,把社會、文化、公共生活和普通生活中的矛盾沖突作為重中之重進行危機監測。這一切的核心要定位在對種種不良信息和網上異動進行精準的監測,確保及早發出準確、有效的危機預警。根據網絡媒體的特點,分別制定盡量完善的防范預案,隨后還要根據每個預案分別組織專門的事先操演,確保一旦輿情危機發生,即能立即施治且卓有成效,而絕不至于束手無策或有策無措。另外,還要借助演練來發現預案的漏洞與不足,并加以完善。

(二)針對輿情危機特點,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和危機處置體系。網絡媒體的輿情危機有兩大特點:悄然積聚、孕育,并同步引導現實社會;突然大規模爆發,并由虛擬狀態迅速轉化為現實狀態,促動并同步導控著現實社會的震蕩。因此,要根據這兩大特點以及網絡媒體的特點,采取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第一,建立輿情危機預案自行啟動機制。輿情危機預警一發出,相應預案就立即自行啟動。這主要是要對現有的每個可控信息端口和網站實施瞬時責任約束,對盲動、妄動和群氓式的信息異動實施及時的技術調控和管制,包括立即采取“網上刪閉”與“源頭直控”雙重措施來及時處治輿情危機。

第二,建立并啟動迅速響應機制和快速聯動機制。這與第一步要確保幾乎同步,即立即啟動相關實際公共管理部門乃至社會層面做出配套、聯動的危機治理應急活動。重點是要確保能夠直接反應到信息源點,并由公共管理主體、特別是相關信息源點的當時、當地、當事政府機構迅速公開真相,做出正確引導和及時合理處置,及時控制乃至消除在網絡世界隨意涌現、擴展和震動的信息盲流以及網絡事件。

第三,要善于結合傳統媒體,最大限度地運用所有信息媒體,在第一時間公布真相,揭露邪惡與犯罪事實,利用包括外媒在內的多種“信息眼”,按照正確的邏輯來做正面的報道與宣傳,確保取得更大、更綜合的治理效果。

(三)從法律和技術入手,占領戰略制高點,贏得主動權。第五空間的誕生、蔓延與膨脹已經變得不可逆轉。除從國家戰略上作永久性應對規劃和占領舉措外,已別無他法。我們必須把它當成一個完全的現實事物來加以管理。為此,我們很有必要既按法治的原則來進行常規的戰略應對,又按技術的原則來進行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戰略應對。其具體舉措至少包括:

第一,盡快建立一套針對網絡媒體特點的規范、高效的管理機制。這主要是解決在對網絡媒體這個新事物實施的公共管理尚無權威規范和高效機制緊切跟進的問題,主要是要精心設計有利于及早引導、及時發現、有效管理的虛擬世界公共行為準則和網絡道德共識,確保在正常情況下能夠有效規范、引導和教育所有網民,增強其是非辨別力,確保不上當、不被騙,進而確保網絡輿情一般不會引發危機。

第二,盡快建立一套針對網絡媒體特點、鞏固權威管理的法律法規和實際的法律秩序。要盡快把占領和治理第五空間的所有工作和努力法制化。在這一點上,要擴大法治的權威,包括跨境、跨域甚至跨國的司法追訴權和處置權,對于所有違法的網絡活動主體都能實施一追到底、堅決懲治的司法行動。這是第五空間和信息社會的特點決定的,必須超越舊的法治思維模式,擺脫非信息社會特點對司法發展的影響,避免司法被動。

第三,盡快建立我國社會自有的巨能網絡樞紐。信息社會的物質基礎即網絡媒體的計算機服務中心不能繼續由美國一家獨有,否則,網絡媒體的最終控制權將繼續留在美國的手里,防治輿情危機、占領第五空間將是一句空話。

第四,盡快推進和完成公共管理、特別是政府自身的信息化和現代化。要根據信息化條件和信息社會特點,反思既有的管理習慣和治理模式,找到對新事物、新環境的距離、不適應和自身缺失,從戰略制勝的端口著眼,重新構思、設計和啟動具有現代信息特質的新型公共管理模式。

總之,在當前歷史階段,我們要看到現實社會正在發生多層面、超越式的巨大變化,很多出乎意料、超乎想象的新事物總在不斷發生甚或悄然降臨,就像所謂的第五空間一樣。這些事物和變化要求我們盡快跟上,盡快適應,盡快走到最前頭,盡快做到換角度、換思路來做出戰略反應和戰術反應,確保不落后于歷史的步伐,不因落后而總是危機不斷、險象環生。就目前看,我們就是要抓住網絡媒體,采取有效措施,躍進信息社會,克服輿情危機,用好網絡正面,增強公共安全,共享時代文明和社會安定。

服務熱線:400-610-7333 | 郵箱:service@gpos.cn | 電話:8610-82564561/71 | 傳真:8610-82564561-8025 | 京ICP備18017976號 |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6102號北京金支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 | Copyright ? 2005-2025 Beijing Golden Point Outsourcing Servi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