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西部數據容災備份中心正式落戶重慶市了。9月24日上午,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和重慶北部新區管委會、市外經貿委分別簽訂協議,將在北部新區投資11.5億元建設西部數據災備中心,同時共同建設“EC國際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平臺”以及“重慶國際電子商務應用平臺”。
確保重要信息安全運行
據了解,西部數據災備中心項目位于北部新區高新園,是商務部與我市共建IT服務外包公共平臺的重大合作項目,規劃建筑面積約35000平方米,總投資約11.5億元人民幣,建設工期二至三年。據稱,項目投產后預計年平均營業收入達3.2億元人民幣,同時帶來300個高端IT及服務外包人員就業機會。
市外經委有關人士介紹說,最早的數據災備中心是在美國建立的,其目的是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其他單位提供計算機數據備份服務,確保國家及我市有關國計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據稱,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當地計算機及網絡和通訊系統信息數據嚴重毀損,但正因為我國建立了異地遠程的第三方容災備份體系,所以才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恢復了相關的計算機及網絡和通訊系統信息數據。
公共服務信息數據優先
據介紹,在該項目建成后,我市將首先將重慶市政府公共服務信息數據優先進行數據備份容災,包括城鎮社保、醫保、新農村合作醫保信息系統、各大醫院、檔案、公共事件應急系統、地理、國民經濟、安全監測系統、城建(含市政管網)、供水、保稅港區、兩江新區、成渝經濟區信息系統等。
同時,這個數據容災備份中心還是EC國際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平臺和重慶國際電子商務應用平臺,可以承接亞太地區國際知名跨國公司離岸服務外包業務,使重慶成為西部地區的信息中心。
全國布局10個災備中心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主任劉俊生介紹說,目前我國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超過90%沒有建立完善的容災備份和災難恢復應對措施,已經建立的信息系統中超過80%還不能滿足恢復需求。一旦災難發生,輕則造成業務中斷,重則導致重要數據流失,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和社會負面影響。
據悉,目前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除了正在建設北京園區以外,還將投資近百億元布局建設重慶、廣州、青島、大連、濟南等10個覆蓋全國的專業災備中心,各中心互聯互通,數據互為備份,最終形成全國范圍內的數據容災備份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