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有五個IT服務在運行中,有一個服務經常出問題,占用了大量的IT資源,這對IT運維人員來說是件非常撓頭的事。但是如果IT運維人員能從戰略角度重新審視這五個服務,就會發現它們對企業的業務價值是不一樣的,可能發生最多問題的服務并不重要,完全可以降低該服務的保障級別和服務水平,把更多的有效資源投入到有價值的服務中。這就是ITSM(IT服務管理)和PPM(項目組合管理)整合的價值。
ITSM和PPM不能割裂開
最近十年,企業對IT業務應用和基礎架構的需求越來越旺盛,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企業在IT管理上的投資卻非常有限。如何利用好現有IT資源以應對不斷增長的服務需求,是擺在每個IT用戶面前的一大難題。
惠普公司軟件部PPM&ITSM產品副總裁Eric Vishria認為,惠普BTO(業務科技優化)可以為IT用戶很好地解決這個難題,BTO包括戰略層面、應用層面和運維層面。戰略層面主要告訴IT用戶要干什么,應用層面就是針對業務所需的IT應用提供完整的質量和性能保障體系,運維層面告訴IT用戶應該如何運作。
BTO軟件體系中有12個中心,PPM屬于戰略層面,ITSM屬于運維層面,這兩個中心對IT用戶來說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可以跨越整個IT架構來幫助IT部門來管理IT架構和IT成效。Eric Vishria表示,PPM使IT投資和業務目標保持一致性,而且會告訴IT用戶哪些是需要做的,哪些是不需要做的;ITSM主要是針對IT日常運維的管理工具,保持IT服務的持續性和連續性。以前,PPM和ITSM是相對割裂開的,缺乏有效的連接,讓具有不同業務價值的IT服務都享有了同樣的服務等級,沒有充分發揮出IT服務的價值。
ITSM和PPM吻合ITIL v3的理念
Eric Vishria表示,ITIL v3與ITIL v2相比有兩個重大的改進。首先,IITIL v3把ITIL v2關注運維的功能擴大化了,涵蓋了一個服務從戰略、設計、實踐、運維等整個全生命周期的保障。整個ITIL v3全生命周期保障的概念,也與惠普BTO理念非常一致。PPM覆蓋了戰略規劃階段,ITSM覆蓋了運維流程中流程的管理和整合等階段。從開始的項目組合到后面的IT服務管理,惠普將很多產品和模塊進行了有機的整合。事實上,在ITIL v3推出之前,惠普就已經強調了PPM中心和ITSM整合,從某種意義上說ITIL v3其實是驗證了惠普所提出的理念。
ITIL v3強調了持續性的服務提升和優化,這需要IT用戶在IT運維中去查看定義的服務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并把這些意見反饋到前端做戰略規劃,從而實現整個服務的持續優化和提升。同PPM和ITSM就抓住了IT運維開始和結束兩個關鍵點,可根據用戶的反饋有機地整合相關服務。
并不是每個行業都可以從PPM和ITSM中獲得較快的價值回報。Eric Vishria表示,行業的規模、IT的重要性以及復雜性是主要的考量因素,電信、金融、制造業應該是比較容易實現PPM和ITSM投資回報的主要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