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多數企業來說,IT部門的規模不大,而且是企業的成本中心,往往得不到企業領導在資金方面的青睞。因此,IT投入不足幾乎是每個信息主管都面對的難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希望有完善的ITSM管理系統幾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對于信息主管來說,IT系統的管理如何進行,如何能實現ITIL管理呢?
對于多數企業的信息主管來說,ITIL管理體系的建立只能是分步進行的。這種分步進行并不是先上一個簡單的ITSM系統,供IT部門簡單地使用,之后隨著企業在IT方面的投資增加,換上新的一套復雜些的ITSM系統。這是由于IT系統的技術復雜性特點,使得每次系統應用都會涉及企業對相關員工的專業培訓,不但要花費大量的培訓資金和時間,而且一旦相關員工習慣了某種ITSM系統,就不太愿意放棄而轉向其他新的系統。而且更換新系統會造成歷史數據的失效,進而影響企業IT部門對系統日志的分析。這種以舊換新的IT系統選擇的折中辦法就是找原廠商來升級系統。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出現一些軟件廠商利用這一特點,以超低價介入企業IT的ITIL管理體系,而這種低價產品往往只有簡單功能,不可能長期使用。一旦企業相關員工掌握其產品應用方法后,其后的產品升級費用就會顯著上升,大大超過企業用戶的IT投資預算,使得ITSM系統成為進退維谷的狀態。
另一種辦法是企業IT部門先就某幾個功能或流程進行ITIL管理,之后,逐步拓展和延伸ITSM系統的功能模塊,期望功能的不斷健全,從而用幾年的時間達到最終擁有一套完善ITSM系統的良好愿望。但是由于各流程之間的關系不是簡單模塊化的,而是網狀的,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分別實現某幾個功能或流程的方法,往往使企業的ITIL管理不能成為一個整體,而是形成幾個相關孤立的小系統。而信息孤島所帶來的使用不便,使得信息難以交叉引用,統計分析困難,這樣企業IT部門還需要上一套新的ITSM系統。
其實對于小型IT部門來說,總體設計和分步實施是比較現實的ITIL管理之路。首先在研究現有各類ITSM系統技術方案的基礎上,結合本企業自身的流程特點,形成適合本企業的ITIL管理體系框架和詳細的ITIL管理流程。之后,選擇企業最急需的幾個系統功能模塊或流程進行開發,等這幾個系統功能模塊或流程投入實際使用后,視企業的資金投入力度再進行其他功能模塊的開發。
但這種ITIL管理路徑往往得不到ITSM系統產品廠商的全力支持,主要是由于這種系統開發過程的投資少,而且企業用戶還有可能在以后的功能模塊或流程實施中更換其他產品。因而,理清企業IT管理流程的IT部門才能使用這種ITIL管理路徑。
對于不具備這種能力的企業IT部門,可選擇的路徑是引入一家ITSM系統廠商的幾個功能模塊,待IT資金充足后,再由同一家廠商健全其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