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海關承建的“浙江電子口岸”于近日正式推出“浙江國際物流信息服務系統”。這套系統能通過信息化手段將原本散落在船運公司、貨代公司、物流運輸企業、進出口企業的物流信息聯通起來,徹底改變傳統國際集裝箱物流運輸中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一輕一重”模式,實現了集裝箱運輸往返均有貨的“雙重”模式。為了更“實用”,系統開發人員認真調研了浙江、上海等地區集裝箱運輸現狀,歷時一年,為浙江物流“量身定制”了這一系統。
“系統運行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詞:整合。”杭州海關的該項目負責人說。系統首先將物流相關各方的信息集中、分類,而后再分發給信息需求方。在這個整合再分配的過程中,物流相關各方“各取所需”:運輸企業能在集裝箱車卸車后,獲知就近集裝箱堆場中返程貨物的運輸需求信息,避免了“放空車”;進出口企業將全程掌控物流運輸狀態,大幅節約物流成本;船公司提高了集裝箱周轉率及用箱量,延伸了服務區域;貨代公司可以降低服務成本,增加服務收益……值得一提的是,要發揮這個能讓物流運輸效能成倍放大的“系統”的功能,并不需要投巨資建設新的集裝箱堆場,整合浙江省現有堆場資源即可。
從杭州海關了解到,這一全國首創的系統在義烏地區試運行后,年內有望在全省推廣,屆時省內的物流企業都將享受“物流放大器”帶來的便利與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