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從新一代天氣雷達信息共享平臺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該項目從2008年1月進入建設階段以來,已完成了總監理、總體設計及監控系統軟件開發等工作的招標工作,并從即日起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表示,新一代天氣雷達信息共享平臺項目不僅是我國新一代天氣雷達觀測業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溝通觀測業務、預報預測業務與公共氣象服務業務的紐帶和橋梁,事關全局。因此,中國氣象局將該項目定位為全國綜合氣象信息共享平臺,作為以突出資料應用為重點的關鍵信息業務系統。
新一代天氣雷達信息共享平臺項目建設總指揮、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主任施培量介紹說,該項目的主要目的是為氣象業務服務提供氣象信息共享支撐,中國氣象局為項目擬定的目標為:建設一套覆蓋全國、由國家和省兩級組成的,集數據收集與分發、質量控制與產品生成、存儲管理、共享服務于一體的分布式氣象信息實時業務系統,為氣象部門及相關行業用戶提供包括新一代天氣雷達資料在內的、涵蓋綜合氣象探測數據和信息產品的共享服務。它是自9210工程之后的又一全國性重大氣象信息系統工程建設,也是“十一五”國家發改委投資建設的大中型重點項目。
矯梅燕強調,雷達信息共享平臺項目是構建信息支撐新體系的關鍵,是新時期氣象信息網絡建設的標志性項目,是發揮集約化效益的主要載體,它為梳理數據流程、提高數據質量,發揮應用效益提供了良機,做好項目的組織實施與建設工作,將有助于推動氣象信息工作再上新臺階。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為3.5億元,計劃在2011年2月使整個系統進入業務試運行,2011年8月完成建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