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只要輸入健康檔案患者的姓名,就可以迅速準確地查到這位患者的基本健康情況,以往病史、檢查資料、治療和用藥情況等一目了然。”
日前,由沙河口區投資搭建的以社區衛生服務為主要內容、最終涵蓋全區公共衛生事業的信息化平臺,在新落成的沙河口區衛生信息中心正式建成啟用,這是我市首家區級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化平臺。通過這一數字化信息平臺,不僅解決了健康檔案死檔問題、老年人及慢病患者診療過程中的困難、藥品衛生材料和低值易耗品消耗量化不準確的問題,以及工作中各項制度靠人管理帶來的弊端,還將使沙河口區實現社區衛生服務的精細化管理,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將會產生質的飛躍。副市長朱程清出席了啟動儀式并為該信息中心揭匾、激活信息系統。
沙河口區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中著眼于近年來政府“民生工程”政策措施的落實,在積極創建全國優秀社區衛生服務的同時,學習北京東城區的試點做法,從去年年初開始,政府投資1200萬元,實施社區衛生信息化研發建設。據了解,這一信息平臺利用地理空間數據,房屋地址數據和人的健康數據,實現了對居民健康檔案服務信息的采集,建立了數字化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處方,在全科醫生和居民之間建立起方便、快捷的信息溝通橋梁,能夠及時、準確的更新健康檔案信息,對其進行全程監控,從而實現了服務對象的定量、定性、定位。同時,還可以實現診療、藥品、耗材、財務、人事等全過程管理和有效的業績考核,對重點傳染病的爆發流行進行預警,提高政府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和公共衛生精細化管理水平。通過該平臺,可以隨時掌握和共享兒童、育齡婦女、老年人、殘疾人、低保、低收入等人口基本信息。真正實現為社區居民打造15分鐘就醫半徑的目標奠定了基礎。這一信息平臺還將實現疾病預防控制、婦幼衛生信息化,食品衛生監督信息化,還為轄區內二、三級醫院及藥房等區域衛生信息化整體構架實現網絡連接打下基礎。
在現場了解到,目前該系統已在全區19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衛生服務站、1個門診和9個預防保健部運行使用,同時,與社區衛生信息化建設工作相關的各項配套工作也正在進行中,大屏幕指揮決策系統已安裝調試結束并可以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