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老帥重掌帥印,國內媒體評價正面居多。當然,愛護民族企業的心理可以理解。但筆者在這些評論的背后,看到了一種勉強,看到了一種重復走老路的困窘,看得筆者驚出一身冷汗。公司大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聯想的問題,顯然不是一點點。而聯想或許是中國企業最有代表的一個縮影,那就是交接班為何這么難?中國的企業在明星領導、強勢領導之后,留下的往往是權力真空。而真空地帶一般也就意味著企業最危險的時刻。
我們常喝星巴克的咖啡,但不清楚它的總經理是誰。我們使用惠普電腦,也不了解它的現任CEO叫什么名字。星巴克明天換個領導人,對它的業務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顧客品嘗到的依然是香味兒十足的咖啡;惠普CEO換過幾任不清楚,對用戶購買電腦做出選擇沒有任何影響。可是同樣再回頭看看國內企業,如果海爾離開張瑞敏,聯想離開柳傳志,華為離開任正非,我們很難想象,這幾家公司的明天到底會怎樣?說白了,我們對這幾家公司的信任,更多來自明星領導人通過媒體塑造的個人魅力。一批企業如此,更多應該是企業內部機制的問題。
《基業長青》的作者說過:對企業而言,造鐘遠比報時更為重要。這里所謂的造鐘,就是指培養人才的機制。看聯想,也不是沒有培養出接班人,楊元慶的優秀不可否認,但與闖蕩江湖多年的老柳相比,依然顯得嫩。少帥還沒有成長為大帥。當然有人不同意,說聯想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兼并IBM PC事業部的關系。
奇怪的是,同樣是兼并,惠普康柏在量級上顯然勝過聯想。從兼并的結果來看,惠普成功,而聯想應該說是沒有達到當初兼并的目的。這個結果并非憑空得來。2009年2月,全球權威商業媒體、美國最富盛名和最具影響力的商業雜志《Fast Company》(《快公司》)公布“2008年度全球最具創新公司的50家公司名單”,惠普實現6級跨越式連跳,從07年的第18名一躍上升為第12名。再看看老柳重出江湖的原因,是因為聯想集團公布截至2008年12月31日止第三季度業績,凈虧損高達9700萬美元。連老柳自己都對媒體說,這個虧損是他有生之年在聯想從未見到過的。而某些媒體竟然說,老柳重新出山是當初兼并時就布好的局。笑話!難道布局時還順帶布置了虧損的美元嗎?想當初,聯想兼并IBM PC的目的是希望借助該品牌進入歐美市場,但從財報公布的情況來看,中國市場聯想依然堅挺,而歐美則無長進。這與當初兼并布下的戰局相比,顯然是失敗的。
第二,從創新和品牌的角度來看。在筆者的印象中,惠普應該是一家較為保守的公司。但近年來該公司創新力度很大。根據《Fast Company》的評選,惠普之所以再次入選全球最具創新公司50強,并上升6位,和其2008年的三項核心創新技術分不開,咱只說這其中最精彩最吸引眼球的一項。惠普首次與全球知名的設計師Vivienne Tam(譚燕玉)聯手,共同打造的一款限量版筆記本電腦——惠普Vivienne Tam。它的外觀圖案是中國人最喜愛的國花---牡丹。看到牡丹筆記本你會想到什么?濃郁的中國風對不對?同樣再來看看聯想創新的力作,帶祥云圖案的筆記本。這可能是目前為止,聯想所有筆記本設計中最出彩的一款了。但筆者看到它,第一聯想是政治。政治始終是不太令人愉快的東西。。或許,這是一種浮在暗底的設計理念上的差距。一個因為商業競爭而趨向人性化,一個結合時事政治意味濃。到最后,給用戶帶來的感覺完全不同。
并購之后,惠普在大步邁進,而聯想,似乎在暗暗退去。這一進一退,中間的學問就大了。惠普的進與聯想的退,背后折射出的,不只是戰略的問題,更是人才的問題,是企業運營機制的問題。現在老柳重新出山,大家都在幫聯想獻計獻策。畢竟民族企業,聯想走到今天也非常不容易。作為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我們對它還是寄予了太多的希望。眼下聯想不應該再四處抓瞎,其實聯想最應該學習的對象是惠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