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云南省商務廳副廳長、省口岸辦主任朱曉陽在接受媒體聯合采訪時透露:為應對金融危機產生的不利影響,實現云南通關便利化,從今年起的4年內,我省將以每年不少于2.2億元的資金,投入口岸建設。屆時,我省口岸每年的進出口貨運量將超過1000萬噸,出入境人員可超過4000萬人次。
10億元打造全新口岸
朱曉陽還介紹,7月21日,省政府與海關總署已簽署了建設云南電子口岸的合作備忘錄,目前已有12個應用項目,未來可實現企業“一站式”申報、多部門審批和通關便利化。
“我省現有的口岸與其他沿邊、沿海省份的口岸相比,差距較大。主要體現在口岸的規劃水平不高,規模不合理,功能不齊全。”朱曉陽說,針對這一情況,我省已專門成立省口岸建設管理領導小組,由顧朝曦副省長任組長。另外,我省還制定了口岸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以確保資金的使用效益。
從今年到2012年,為加快我省口岸建設和促進通關便利化,國家和省政府每年將安排口岸專項資金不低于2.2億元。今年,我省到位資金已達2.35億元,建設資金投入是2005年之前10年的總和。“云南的口岸建設在金融危機后迎來了春天,在外貿、外資下滑的背景下,云南省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往來成為了云南省商務工作的新重點。”
電子口岸“一站式”通關
值得關注的是,我省還將通過建立自助通關系統,打造電子口岸,來實現通關口岸的現代化,最終推進通關便利化。
朱曉陽介紹,目前我省電子口岸信息平臺(www.yneport.gov.cn)正在建設,將把全省20個國家級和省級的口岸聯網,同時保持與查驗單位、稅務、工商、外管、金融、港口、機場、車站等部門和單位的信息暢通,為企業提供信息查詢、業務咨詢、單證處理等優質快捷的服務和網上訂倉、提箱、運輸、倉儲等“一條龍”服務。
另外還將實現重點區域、重點口岸之間的聯網互通,海關、檢驗檢疫、邊檢、海事、航空等部門還要加強聯網協作,開發、試行報關報檢聯網核查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