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樂都縣把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打造現代農業信息化網絡平臺作為實現農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舉措,本著“縣有信息中心、鄉有信息站、村有信息室”的建設原則,加大資金投入,取得實效。如今,縣有蔬菜信息中心、農業信息中心,科技“110”配備了投影機、觸摸屏等辦公設施。設立了10個農村信息服務示范點;鄉鎮設有農情信息點86處,村設有農情信息戶437戶,農村信息化網絡建設已具雛形。
近年來,樂都縣按照把農村信息網絡站建設成為“農民的良師益友、農村干部的時尚幫手”的發展思路,對縣農業信息網頁進行了改版和完善,增設了“供求信息”、“辦事指南”等欄目,已成為介紹地方經濟、推銷農副產品、搜集發布信息、指導農業生產的重要窗口。建成了一支由專業協會、龍頭企業、中介組織技術人員和科技能人參加的農村信息員隊伍和10個農村信息服務示范點,組建了43人的農、牧方面的專家組,暢通農戶對不同信息的咨詢及所需的科技服務。他們利用北京中關村管委會援建的網絡電子教室和縣農業信息中心,分期分批對30余名信息員進行了計算機網絡應用常識和信息采集、整理、傳輸等方面的知識培訓,使信息員的操作能力和信息采集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時,利用現有的網絡平臺,及時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在縣電視臺開設“三農”專欄,定期播出國家關于支農、惠農、強農政策和農業科技信息,使群眾及時掌握國家政策,了解市場行情;開通了12316熱線電話服務系統,充實完善了農牧信息數據庫,編印12316信息電話查詢目錄2000余冊,隨時為農戶解答種養業中遇到的難題;發揮縣、鄉、村三級信息員的作用,快捷、迅速地傳播農牧業科技、農產品產銷、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應用等方面的信息,增強農戶主動掌握信息、依靠科技發家致富的意識。
借助信息網絡的宣傳和新技術的推廣,引進了人參果、黑草莓、彩色辣椒等30余個新品種,使農戶學到了高原設施葡萄栽培、大櫻桃栽培、薄皮核桃栽培等新技術。結合縣域實際,在川水地區建立10個農村信息服務示范點,利用互聯網開展信息交流和對接,為農業信息化建設和農產品流通提供了捷徑。目前該縣寬帶用戶達4140戶,其中用于農村信息化服務的用戶近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