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結束至今還不到一個月,地方政府的"保八"戰略已輪番"升級"。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這四大直轄市更是不落人后。不過,與"4萬億元投資計劃"所引發的地方基礎建設投資熱潮相比,此番"升級"把重點轉向了"保民生",促進就業、穩定企業成為各地經濟刺激政策的重心北京:30億擴就業就業與保障成為北京經濟新政的關鍵詞。促就業首先要保企業。北京市工商部門發布了包括外企重大項目提前介入審批、允許外企以股權形式出資等22條幫扶外企的措施。3月以來,北京公布的經濟新政中也包括扶助陷入困境的工業企業等內容。
北京市政府還決定拿出近30億元人民幣擴大就業市場。從4月1日起,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可隨時向社會保障部門申請穩定就業的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以及培訓補貼3項政府補貼。建立城鄉一體的就業失業管理制度,促進6萬名北京市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也正是2009年北京市擬辦的57件實事之一。
具體說來,就是從2009年1月開始,企業招用北京市農村就業困難人員,即可享受到與招用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同等的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這兩項補貼的資金來源都將是北京市失業保險基金。
上海:"雙中心"建設驅動"雙中心"建設繼續成為上海穩定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自3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意見后,相關投資計劃浮出水面也指日可待。除了洋山港建立國際航運發展實驗區的探索步伐逐漸加快,還有消息稱,上海將以稅收優惠政策吸引人才流、資金流和物流集聚。
此外,保民生的新措施也相繼出臺。4月1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宣布將失業保險金標準調整為最高每月600元,比原標準上調50元;最低每月435元,比原標準上調25元。這一失業保險金托底標準略高于當地城鎮"低保"標準。
天津:投7714億追趕京滬一直把北京、上海作為追趕目標的天津,現在把寶押在了農民身上。不但謀劃已久的新城和中心鎮建設計劃將在今年加速推進,天津還計劃年內農村城市化率達到58%,讓18萬農村居民"進城"以拉動內需。為使小城鎮建設更加科學合理,《天津市新農村建設布局規劃》也將在年內制定完成。
共計7714億元的投資計劃也讓天津在各省市投資計劃中名列前茅。根據天津市發改委、市建委《關于2009年重點建設項目安排意見》,天津初步確定2009年重點建設項目77個,項目總投資規模達7714億元,今年安排投資1603億元。
而據天津發改委介紹,2009年,天津將圍繞工業優勢產業、濱海新區基礎設施和大交通體系建設、自主創新、循環經濟、新農村建設、社會事業等方面加大投入。化工、冶金等優勢產業,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裝備制造業和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海港、空港、高速公路、鐵路等大交通體系建設,農林水利和示范小城鎮建設,商貿、現代物流、休閑旅游等服務業都將是重點發展方向。
重慶:5000億投資不落人后雖然是直轄市隊伍里的新人,但西南重鎮重慶也毫不含糊,今年計劃社會投資5000億元促進增長。
2009年,重慶市級重點項目由"百項政府主導類重點建設項目"、"百項市場主導類重點建設項目"、"百項重大前期項目"和"百項重大招商項目"組成。其中,政府主導類重點建設項目168個年度預期投資1050億元,主要包括交通運輸、能源、城建、園區基礎設施、節能減排及生態建設、水利、社會民生、科技等項目;重大前期項目110個,總投資4000多億元,為2010年新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做好準備。
同時,為了實現GDP增長12%、工業經濟增長率要達到16%到18%的高增長目標,重慶將投入1600億元振興工業,并擴大對中小企業的補助,以創造10萬個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