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政府投入了數百億元的巨資進行電子政務的建設。隨著建設和應用的深入,電子政務的運維壓力和挑戰逐漸凸現出來,已經成為影響電子政務系統應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和深入發展的主要瓶頸。
如何在有限的投入下盡快建立高效、規范的電子政務運行體系,提高IT管理水平,改善政務系統的運行質量,已經成為當前各級政府信息化主管面臨的重要問題。 ITIL作為起源于政府自身IT管理需求、政府自主開發的標準,和電子政務運維有著天然的聯系,對于我國改善電子政務運行質量和應用效果具有很好的參考意義。
需求分析
省級政府的IT系統一般都屬于規模龐大,包括省、市、縣三級網絡架構,同時電子政務整合了各級政府的信息資源,加快了職能轉變,建立政府網站群。為此,從 Web網站到網絡系統,從政務職能到網上辦公都需要IT系統的有力支撐,通過ITIL管理流程全面提高省級政府IT系統管理效率,保障其正常運轉,使之成為真正服務于百姓的政府網站,全面提升電子政務服務體驗。
行業系統特征
一般政府網絡系統都有如下幾點特征:
1、政府部門內部信息平臺:即政府部門的內部網Intranet,包括服務器平臺(DNS、WEB、EMAIL、FTP、代理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平臺等),網絡平臺和智能辦公應用系統等。
2、政府部門之間的廣域網互聯(Extranet):通過廣域網路由器、網關和防火墻等網絡技術實現相關的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互聯和共享。(可以是"橫向 "---代表各部委廳局相同級別互聯如國家的各部委互聯、省里的各委廳局互聯;也可以是"縱向"---代表各部委廳局本系統上下級別互聯如國家、省、市和縣同一系統互聯)
3、Internet以及中國公用多媒體網的接入:將政府部門的專用"外部網"與中國電信的Chinanet163網以及公用多媒體網169網連接,使政府部門的信息面向社會、面向公眾。
我們的優勢
1.清析的產品架構,具備顯著的開放性,支持與Tivoli/Openview/Netcool等第三方平臺的對接;同時通過統一數據匯集接口,與國內網管、安管產品對接;具有良好的擴展性。
2.是一個以多類設備信息為數據源的統一采集平臺;
3. 穩定優良的系統性能,一般情況下占用cpu正常情況下<=3%;內存占用在5M以內,盡可能對員工的PC機透明,不影響員工的正常工作。很好地做到不影響原有網絡和系統的性能,造成工作的瓶頸。
4.借助Portal技術來進行綜合展現;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定制個性化業務窗口。
5.典型案例:承建了山西省省委、內蒙古水利廳、河南省計生委等綜合網絡管理系統建設項目。(chinaby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