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大中型企業不會接受ASP模式,根據Cahners In-Stat集團的一項最新調查,在受訪的110名大中型企業(員工人數超過100)的IT決策者中,大約有40%的人稱,正在考慮在未來的12個月內采用一定類型的應用外包。但是,只有16%的人會選擇ASP.甚至一些中小企業也對ASP半信半疑。人們對于是否采用ASP的顧慮主要在如下幾方面:
一、ASP的服務可靠嗎?
從內部管理和訪問的本地局域網和廣域網(LAN/WAN)轉向第三方管理和公開訪問的Internet外包模式,這就意味著很多事情將不在企業的控制范圍之內。對于很多企業來說,意味著很大的風險。
二、ASP速度能保證嗎?
用戶通過Internet網絡接入ASP運行平臺,首先考慮的是應用系統的運行速度。只有Internet網絡擁有足夠的帶寬,以至于服務器放置在遠地距離也不影響應用軟件系統的運行速度,ASP應用模式才具有實用價值。盡管目前帶寬的發展一日千里,但還是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可用程度。
三、ASP安全嗎?
采用ASP的公司將重要的商業數據外包給第三方,必須確保數據不被第三方獲得或者受到黑客的攻擊,并且保證網絡7×24小時可用。但現在,用戶還對這些問題心存芥蒂,一些ASP的解釋也不能令人滿意。
四、ASP劃算嗎?
由于用戶通過公用Internet網絡訪問ASP的服務器,這必然會涉及到網絡通訊費用。一次性投資成本與投資風險降低的同時,信息系統運行成本卻在提高,只有低廉的網絡通訊費用才能保證ASP給用戶帶來實際的經濟效益。同時,因為網絡不可用或者系統宕機而導致的有形和無形的損失,能否大大小于成本的節約,也是構成企業是否采用ASP模式的重要因素。
一個成熟用戶決定采用ASP模式的關鍵,還是綜合擁有成本(total ownership cost,簡稱TCO)的降低。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外包成本(月租費)比自建成本(軟件使用許可費、IT人員費用、軟件實施、維護費用以及必要的IT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費用)的節約;外包服務的可靠性以及因外包風險帶來的有形和無形損失;原有IT投資;對系統快速部署和迅速擴張的需求;
五、有合格的ASP廠商嗎?
作為一個ASP,可不是那么容易,需要具備多方面的條件,例如擁有足夠的帶寬和接入資源、擁有完全支持Web的應用軟件以及良好的服務能力(包括系統集成、咨詢、客戶服務等)。但由于缺乏明確的標準,到目前為止,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說,國內一下子冒出很多假ASP.目前市場上似乎還沒有一家真正意義上的ASP.有的ASP廠商要么是在“吹牛”、“做秀”,要么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甚至不乏一些連ASP是什么還沒有搞清楚的“渾水摸魚”者。很多企業對于將自己的核心應用系統和經營數據交給別人去管,還心存疑慮。因此,如何說服客戶也是很多ASP面臨的一道難題。
六、有豐富的軟件可用嗎?
安裝在ASP服務器上的應用軟件應100%支持Internet計算,只有這樣,用戶端才能通過瀏覽器訪問服務器上的應用軟件系統(而不需要像C/S體系結構應用軟件那樣需在用戶端安裝前臺軟件)。但從本地應用的客戶端/服務器(Client/Server,即C/S)架構向基于Internet的瀏覽器/服務器(Browser/Server,即B/S)架構轉移,對于很多軟件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對于復雜的應用系統來說,更是困難。
再者,必須改變軟件公司現有的軟件使用許可證制度,以適應ASP的需要。按照現有制度,租用一個應用程序兩年的花費,甚至高于購買整個軟件許可證的花費,導致很多企業對于ASP疑惑不解。
七、ASP能滿足我的需要嗎?
IDC高級研究人員認為,客戶定制化是ASP的大敵,ASP需要服務于各種企業的諸多方面,陷于耗時而低效的客戶服務之中對于很多ASP來說幾乎近似于一場災難。因此,ASP更愿意每個客戶都使用相同的應用,他們只需管理一套標準代碼,而不是管理一打不同企業定制的版本。但客戶的需求確實是千差萬別的,對于關鍵應用來說,一味采用標準化產品和服務對于很多企業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用戶自然而然會問:ASP能滿足我的需要嗎?
同時,很多企業已經在公司內部建立了很多系統,要想讓他們徹底拋棄現有系統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經濟的。因此,要求ASP必須將系統有機整合起來,這就需要ASP擁有很強的系統集成能力,并且能夠提供應用專家級服務。ASP將一個復雜的系統如ERP外包,就需要相當的時間根據客戶特定業務需求進行配置,并同企業內部其他應用系統,如客戶關系管理(CRM)和商業智能(BI)很好地集成起來。這對任何一家公司都是一種挑戰。一些大公司之所以不愿意采用ASP,大部分原因也是由于他們認為ASP的專家不能足夠明確理解客戶的需求,以及應用程序如何影響整個商務。
總之,ASP作為一項新生事物,充滿了無限生機,但也應看到,在其發展道路上還存在重重困難,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悉心呵護。讓我們共同企盼ASP能迎來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