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現在任何一個依靠IT系統實現業務運營的企業中,都會有人將CIO和CFO之間的關系用“水和火”來比喻,而IT系統與企業業務的關系確又是“水和魚”。在經過長期的、不同歷史階段建立起來的IT平臺中,其管理與維護成本已經高的驚人,國內IT運維管理領域的領軍廠商——北塔軟件認為:“對于一些新興行業來講,IT系統的停機是致命的,而對于一些傳統行業中的大型分布式網絡來說,IT運維的費用已經成為了吃掉企業整體運營成本的‘老虎機’,IT運維成本過重將會嚴重影響業務創新的能力。”
IT運維成本管理混亂的現狀
對于熬過經濟危機的企業來說,原有業務量增加和新業務拓展都是迫不及待的事情,而IT架構上的硬性投資限制也可能將得到一定的放松,但對于IT運維中軟性成本和隱性成本的壓制則會持續下去。IT運維流程的混亂和自動化管理工具的匱乏,都使得分散在企業每個角落的運維成本,累加起來讓人無法接受。
你會在大多數企業財務報表中,直接能夠看到的服務器、網絡設備、網絡安全產品、桌面配件修復、人員工資這些顯而易見的數字,但大多數的行業無法將業務因為IT故障所造成的損失和隱性成本計算在內。我們通過分析大量的IT運維模型和中國企業成本管理模式發現,在企業中大量存在的IT運維隱性成本,如:IT資源使用效率低、IT決策執行偏差、IT工作流程效率低、運維人員工作效率問題等,都是造成這些成本產生的原因。北塔技術總監孫永杰先生認為:“如果是一家服務器托管商或者ISP增值服務企業,因為系統故障造成的損失可以和賠付給用戶的金額中衡量。而完全依靠網絡技術的公司,如:網絡交易平臺和電子商務網站,則會面臨的是每小時上千萬元的風險,特別是在客戶無法完成網上交易的時候。但在一些傳統行業中,因為IT故障造成的業務損失并沒有計算在內。” 相對于顯性成本(可以記賬的)來說,這些成本隱蔽性大、難以避免、不易量化,游離于財務審計監督之外。
業務創新因為IT運維受阻
根據國際知名調查機構Gartner提供的調查數據顯示,在IT運維成本中,來自技術本身或IT基礎產品的成本其實只占了20%左右,而流程維護成本、故障修復成本、運維人員薪資之和卻占到了80%以上。塑造“成本中心”的角色不是一日造就的,在短時間內也很難實現自我救贖,完成角色轉變,因此“提高IT運維管理效率、降低運維成本、IT系統與業務融合”都成為了當下企業信息化進程中的熱點詞匯。隱性成本大部份是由于管理機制不完善,或管理水平不高所導致的。以傳統的被動式故障響應來說,這種IT運維模式不但成本高、響應模式被動,而且局限性已顯露無余,往往只能做到“頭痛治頭、腳痛治腳”的分割式管理。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許多救火式的成本浪費會被隱藏起來,但已經過去的經濟危機讓企業充分嘗試了“老虎機”的厲害。
當IT系統和業務融合程度,企業因為現在的成本過大,會放緩新業務平臺設施的IT項目,無奈的將資金和精力放在現有IT系統的維護和投資回報率的追求上。北塔軟件歷時3個月,對電信、金融、醫療、教育、制造等十一個行業采用電話訪談的方式進行了調查,共有32名CEO、410位CIO和技術高管參與訪談調查:有84%的技術主管認為,IT運維成本過大導致了企業對業務系統的升級速度減慢;有72%的技術主管認為,要實現IT運維成本的降低,尤其是隱性成本的減少,都必須通過IT運維管理平臺來實現;同時,作為調查采訪的最后一項,有66%的CEO認為,如今“重技術輕管理”的CIO會把與CFO的戰爭升級,企業更希望CIO在IT治理過程中主動改變對立的局面。
降低IT運維成本如何分而治之
正如前面所講,在IT系統建設和業務發展的命周期中,所呈現的IT運維需求是不同的。對于基礎網絡運維發展程度還不高的企業,IT部門首先應抓好監控層面的系統建設,首先把網絡、路由器、交換機、服務器等納入一個平臺上進行管理,削減故障成本才是這個階段的核心任務。在這個階段,可以選用BTNM網絡管理系統,從網絡和應用的不同層次,收集與業務、服務相關的各種信息,例如:網絡設備信息、全網流量信息、服務器內存、I/O的使用情況等等,為針對業務為主的運維升級做好鋪墊。
通過底層監控運維階段的涵養和準備,整體運維成本下降與IT系統高效的表現,已經形成一種IT運維優質化的習慣,而這種習慣一旦形成,也就不會再改回去了。主動運維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此時更進一層樓的目標就是IT與業務的高度融合。核心的業務系統服務保障中的流程、變更、應急響應、IT部門的績效管理都可以使用北塔BTIM系統,從企業IT業務服務管理角度出發實現成本削減,實施ITIL管理變革,形成緊密貼合業務的綜合一體化協同管理平臺。
北塔軟件攜手4000余名客戶共同成長,以務實的態度,幫助客戶創建經濟高效、安全可靠、隨需擴展的運維架構,站在降低客戶運維成本的角度上開發與完善自身。同時北塔不斷的對各行業的IT用戶提供著免費的咨詢和培訓,將運維管理過程透明化,不但讓這些用戶可以關注新技術的發展情況,更協助客戶將運維管理中隱性成本挖掘出來,為推動全新業務助力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