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女人又夹又紧又丰满/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福交 /黄色va视频/姜恩惠的29分钟激情视频

English 服務熱線: 400-610-7333

2024年中國服務器行業研究報告 2023-12-20 11:22  作者或來源:千際投行

第一章 行業概況

1.1 定義

服務器行業作為信息技術的核心領域,展現了其在計算能力、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和可管理性方面的高標準。相較于個人計算機,服務器具備更強的性能,能夠處理更復雜的計算任務,并為各種設備,包括個人電腦、智能手機、自動取款機,甚至是大型系統如火車控制系統等提供服務。

表 服務器相較于PC的區別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服務器可根據體系架構被劃分為兩大類。首先,x86服務器,以CISC(復雜指令集)架構為基礎,通常運行Windows操作系統,主要服務于中小企業和非關鍵業務領域。這類服務器以其較低的成本和良好的兼容性著稱,但在穩定性和安全性方面可能稍顯不足。另一類是non-x86服務器,采用RISC(精簡指令集)或EPC(并行指令代碼)處理器,運行UNIX或其他專用操作系統。這類服務器通常更昂貴、系統更封閉,但在穩定性上具有顯著優勢,主要用于金融、電信等大型企業的核心系統。

表 復雜指令集CISC和精簡指令集RISC的對比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在應用層面上,服務器可分為入門級、工作組級、部門級和企業級。入門級服務器適用于基礎的文件共享、數據處理和網絡操作系統,如Windows NTNetWare。工作組服務器則提供更高的處理能力,支持ECC內存和更復雜的I/O系統,適合中小企業的WebMail服務。部門級服務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可擴展性,適合作為中型企業如金融和郵電部門的數據中心。企業級服務器則提供最高級別的處理能力和系統穩定性,適合大型企業和關鍵行業的高需求任務。

此外,服務器還可按用途分為通用型和專用型。通用型服務器未針對特定服務設計,而專用型服務器則專為特定功能設計,其結構簡單,性能需求相對較低。

從機箱結構上看,服務器可分為臺式、機架式、機柜式和刀片式。臺式服務器體積較小,內部結構簡單。機架式服務器尺寸規格多樣,適合空間有限的環境。機柜式服務器適用于高端應用,如銀行和郵電系統。刀片式服務器則為高密度、高可用性的服務器平臺,適合特定應用行業和高密度計算環境。

圖 服務器產品分類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1.2 行業簡史

服務器行業的發展簡史揭示了這一技術領域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進,從早期的大型機到現代的高效服務器。其發展可以分為幾個關鍵階段:

早期大型機時代(1950s-1960s):早期的服務器起源于大型計算機,這些大型機最初由政府機構、大學和大型企業使用,用于處理大量數據和執行復雜計算。這些系統昂貴且占地面積大,只有少數組織能夠負擔。

小型機的崛起(1970s-1980s):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小型機開始出現。這些設備比大型計算機小得多,成本也更低,使得更多企業能夠使用計算機技術。小型機的出現為服務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個人計算機時代(1980s-1990s):隨著個人計算機的普及,服務器開始從大型機和小型機演變為基于PC的服務器。這些服務器更小、更便宜,且易于維護,這使得中小型企業也能夠部署和利用服務器技術。

網絡和互聯網的興起(1990s-2000s):互聯網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服務器技術的發展。服務器開始用于支持網絡和互聯網服務,如電子郵件、網頁托管和數據庫管理。這一時期,服務器市場開始快速增長,各種類型和規模的服務器應運而生。

云計算和虛擬化(2000s-2010s):云計算的興起改變了服務器的使用方式。服務器虛擬化技術允許單個物理服務器托管多個虛擬服務器,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和靈活性。同時,云服務提供商開始提供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進一步推動了服務器技術的發展。

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2010s-現在):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對服務器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現代服務器需要具有更高的計算能力和存儲容量,以處理和分析海量數據。同時,能源效率和環境友好性也成為設計和選購服務器時的重要考慮因素。

1.3 發展現狀

服務器行業的發展現狀展現了這一領域在全球技術市場中的重要性和持續增長的趨勢。隨著數據量的急劇增加,服務器的需求持續上升。根據市場數據,全球服務器市場規模在過去幾年中穩步增長。2019年時,市場規模達到779.6億美元,到2022年增長至848.7億美元,顯示出2.87%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預測顯示,2023年全球服務器市場的規模將突破900億美元。

具體到產值上,IDC的數據表明,2022年全球服務器行業的產值約為1215.8億美元。在20222026年期間,全球服務器產值預計將保持8.18%的復合增長率,到2025年預計將增至1664.95億美元。這一增長趨勢反映了信息技術領域對高效、可靠服務器的日益增長的需求。

在地域分布上,中國服務器市場表現尤為突出。2022年,中國服務器市場規模約為273.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9%。盡管增速略有放緩,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08億美元,增速預計為13%。這一增長部分得益于東數西算項目的實施、海量數據的計算和存儲需求的快速增長,以及中國服務器芯片出貨量的顯著提升。中國服務器市場的這些動態表明,國內對于高性能計算和數據處理能力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長。

第二章 商業模式和技術發展

2.1 產業鏈價值鏈

圖 服務器行業產業鏈全景圖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Wind

圖 服務器行業產業鏈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上游以CPUGPU為主。CPU主要廠商有英特爾、AMDGPU主要廠商有英偉達。前幾年英特爾在CPU領域一家獨大,占了90%份額。AMD自發布7納米架構以及羅馬、米蘭系列后份額上升,這幾年處于飛速增長階段。目前來看,最新一代的單顆服務器的計算性能,英特爾為38核,而AMD做到了64核,因此AMD算力比英特爾好,但是生態、服務器內執行器沒有英特爾強大、完善。

服務器內存部分,以三星、威剛為主 ,國內也以這幾家廠商為主。機械硬盤領域,主要廠商有希捷、東芝,目前是希捷一家獨大,其他家份額比較少。芯片組,主要廠商有博通、Avago等,國內市場以前多采用國外產品為主,近幾年逐漸國產化,但替換過程會比較漫長。電源部件等國產占大頭。

服務器中游包括系統集成、服務器制造商,國內市場多采用國有產品,海外品牌份額較小。

白牌服務器廠商:以超微、廣達為代表的白牌服務器廠商為ODM廠商,ODM廠商根據品牌服務器 廠商的委托完成硬件生產,加貼委托方商標并交付給品牌持有者進行銷售。近年 來,白牌服務廠商憑借其技術優勢承擔服務器設計工作,多數客戶傾向于繞過品 牌商向ODM廠商直接訂購服務器成品。白牌服務器生產模式的興起對傳統品牌服務器廠商造成沖擊,導致其市場份額被擠壓,出貨量下降。 

品牌服務器廠商:以浪潮、華為、新華三為代表的中國本土品牌服務器服務商占據服務器市場66% 的市場份額,中國中端服務器市場自產率較高,市場高度成熟,部分品牌服務廠 商逐漸向高端服務器市場滲透,打破國際品牌服務器廠商在高端服務器市場的壟斷局面,如中科曙光于20183月發布自主研發的全新一代雙路機架服務器—— I620G30服務器集群的性能和性價比較高。浪潮、華為、中科曙光等國產服務 器品牌不僅在銷售量上占據較高市場份額,并且在高端服務器領域持續實現技術突破。

中國服務器行業下游用戶分布在互聯網、電信、政府、金融、制造業等多個行業,IDC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X86服務器市場跟蹤報告》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X86服務器市場出貨量為861,529臺,同比下滑4.2%,市場規模為48.33億美元(約合341.8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4%。目前,互聯網企業用戶占據服務器行業下游消費群體的 31.0%,政府、金融、電信等基礎民生領域的應用占據下游消費群體的25%

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受自身商業模式以及云計算業務需求的增長的影響,對于服務器的需求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政府機關中的公安機關在視頻監控、警務云、警綜平臺等方面的建設對于服務器的出貨量也有一定的拉動,隨著政務線上信息化程度的深化,公安、市政等細分領域對大規模部署服務器的需求有望持續提升。

服務器下游供應到互聯網、云計算企業,其中最大的幾家是阿里云、騰訊云,字節跳動、百度份額也比較大,還有第三方IDC服務公司、運營商,三大運營商去年份額在200多億;剩下的就是政企客戶,如各個政府的政務網,該部分每年也在增長,但沒有互聯網方面快。

圖 中國X86服務器在各行業的銷售額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IDC中國

2020年,中國服務器市場的前五大行業依次為互聯網、電信、政府、金融和服務,其中,前三大行業占據整個市場近70%的市場需求份額。增速來看,互聯網、金融和服務行業的市場規模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同比增長。

2.2 商業模式

傳統模式

惠普、聯想、戴爾等傳統品牌商根據市場趨勢進行研判,并進行研發設計,然后委托ODM進行生產制造,最終再出售給終端客戶并提供對應的售后服務。品牌商是整個產業鏈中的標準制定者。

圖 傳統商業模式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中泰證券

當前模式,下游客戶參與服務器標準制定

新興的客戶包括互聯網、通信、云計算服務商等,他們并不需要傳統服務器廠商開發相應的軟件,或者需要品牌服務器廠商在其中參與開發設計的服務器底層架構和軟件部分減少了。就如同以上所述,云計算開放聯盟通過制定服務器的標準,統一了他們對服務器需求的定制化方案。云計算廠商只需要將這一定制化方案交給代工廠來直接進行采購和生產即可。品牌商剛開始不愿意做,云計算廠商就繞過了品牌商。

服務器已經實現了從OEM(代工生產)向ODM(設計制造〉再到JDM的轉型突破。(國內浪潮就是典型聯合設計制造)JDM模式:由互聯網/云計算企業,與服務器生產商一起研發服務器。

商業模式的變化,在光模塊等行業也出現了,都是因為技術變革帶來行業格局變化。

圖 云計算背景下的商業模式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中泰證券

未來的模式

品牌服務商可能靠AI服務器奪回一些失地,AI時代將推動云基礎設異構化、高性能化,隨之帶來的是對服務器廠商技術能力、產品性能要求的提升,是品牌廠商再次進行份額掠奪的重要契機。

2.3 技術發展

服務器是一個伴隨著互聯網的發明而出現的硬件設備。世界上最早的互聯網服務是電子郵件群組(萬維網要到1991年才發明),而世界上第一個電子郵件群組是1981年搭建在IBM大型機上的BITNET電子郵件群組,使用了虛擬化技術。這臺IBM大型機就是世界上第一臺服務器,到如今已經過去36年了。在這36年里,隨著摩爾定律的進步,服務器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技術上的進步尤其令人驚嘆。

1981 – IBM虛擬機,第一臺郵件列表服務器

第一個電子郵件群組程序LISTSERV 運行在一臺IBM虛擬機上(虛擬機基于IBM大型機),通過BITNET網絡,LISTSERV 可以組織電子郵件群組,它催生了垃圾郵件、網上論戰、線上惡搞。

1991 – NEXTCube,第一臺網頁服務器

萬維網誕生NEXTCube電腦上,這是一臺CPU頻率256MHZ、硬盤2GB、配灰度顯示器的電腦,運行NeXTSTEP操作系統。蒂姆·伯納斯·李把第一個網頁放到線上是199186日,那時他在瑞士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他也在這臺電腦上設計了第一個網頁瀏覽器和編輯器— World Wide Web

1994 – ProLiant,第一臺機架式服務器

康柏公司1994年發布了第一臺機架式服務器, ProLiant系列。這臺服務器配有450MHZ的奔騰2處理器,內存256MB,以及一個光盤播放器。

1998 Sun Ultra II,這是第一臺Google服務器。它第一次運行了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的Backrub搜索引擎,Backrub后來發展成為Google。這臺太陽服務器擁有兩顆200MHZCPU256MB的內存,服務器放在斯坦福大學。Google現在在世界各地的數據中心里擁有45萬臺服務器。

2001 – RLX Blade, 第一臺現代刀片服務器

2001年,地處休斯頓的RLX技術公司,一家大部分由前康柏公司雇員組成的公司,出貨了世界上第一臺現代刀片服務器。RLX技術公司2005年被惠普收購。

2008年 – PS3 集群, GPU分布式計算。索尼的PS3游戲機擁有速度高達3.2GHZcell寬帶引擎CPU60GBATA硬盤和256MB的內存,550MHZGPU還有內置網絡。200811月,MD5哈希值的運算程序被部署到一個200PS3的集群上。PS3集群作為服務器來說,由于其GPU的長處,非常適合用來處理重負荷的計算任務以及超算領域。

2009-2017年,云計算。近幾年來服務器在逐漸“消失”。隨著虛擬化概念的到來,服務器已經不再與特定的計算機硬件相關聯。一個應用在機器上運行,已經不再必須要求某個人物理上去實際操作它。Web應用和云計算目前正在爆發。目前虛擬化技術已經非常普及,九河網就在服務器的虛擬化和云計算方面就做了很多工作,但凡在九河網購買服務器都可以根據客戶要求部署虛擬化軟件做好虛擬化設置,也能給客戶搭建私有云數據中心。

2009年以來公有云市場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亞馬遜因在公有云市場處于領導地位而股價暴漲。微軟也因為大力發展公有云服務而獲得股價回升,市值重新超過5000億。國內的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為、京東、網易等公司紛紛進入公有云市場。同時隨著物聯網和AI技術的發展,依托于云服務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多。

2.4 政策監管

服務器產業作為“十三五"時期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培育的五大產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國家鼓勵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服務器行業分析指出,為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國務院及有關政府部門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

201622日,國務院頒布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明確提出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的“三步走”目標。服務器行業政策及環境指出,而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作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產業,將會得到國家大力的支持與保護。

20171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印發了《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作為指導“十三五”時期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推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由大變強、實現發展新跨越具有重要意義。

2018530日,工業部提出“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技術創新體系更加完備,產業有效供給能力大幅提升,融合支撐效益進一步突顯,培育壯大一批國際影響力大、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明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體系。將“十三五"產業年均增速定為13%以上,規模到2020年突破8萬億元。確立了信息技術服務、信息安全產品、軟件出口、從業人員等細分領域目標。

在國家整體相關政策的帶動下,各個省市出臺了適合本地經濟相關政策,為各省市的軟件信息化產業發展指明方向。例如:《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到2020年,上海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經營收入超過10000億元;軟件著作權登記數約30000個;上海年經營收入超億元的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超過700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從業人員達到80萬人以上;建設50個市級信息服務產業基地,5個產業帶動性強的示范基地和2個產業影響力顯著的基地連鎖品牌。

圖 中國服務器行業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受益于“互聯網+”、大數據戰略、數字經濟等國家利好政策的驅動,中國ICT業務迎來高速增長,為服務器、集成電路等相關產業帶來發展機遇。此外,物聯網、AI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各行業對計算機性能的要求大幅增加,為服務器產業發展創造空間。

第三章 財務分析、風險和競爭分析

3.1 財務分析和估值方法

圖 指數 886044.TI [液冷服務器] 財務數據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iFinD

圖 指數 886044.TI 市場表現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iFinD

圖 指數 886044.TI 市盈率和市凈率表現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iFinD

服務器行業估值方法可以選擇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凈率估值法、市現率、P/S市銷率估值法、EV/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凈資產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現金流折現估值法、NAV凈資產價值估值法等。

表 以浪潮信息 [000977.SZ] 為例的主營結構分析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3.2 行業發展

早期,行業以傳統服務器為主,阿里云、騰訊云服務器出現后,公有云和傳統服務器開始平分市場;2016-2020年期間,英偉達等廠商的AI服務器發展較快,此時間段AI服務器、公有云和傳統服務器占據大頭;2021年開始邊緣服務器比較火,邊緣服務器的優點是將算力邊緣化:如智慧城市系統在城市內有很多監控攝像頭,需要把信息傳送到一個城市的IDC里進行計算、分析等,這種傳輸大量消耗網絡資源,因此目前很多場景下選擇邊緣計算更優。英特爾、AMD、浪潮在這部分投入比較多。

目前市場格局轉變為傳統服務器、云服務器、AI服務器和邊緣服務器四足鼎立。

2009年開始,全球X86服務器市場規模開始超過非X86服務器,自此X86服務器一路上揚,與非X86服務器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X86服務器市場出貨量為330.4萬臺,同比增長26.1%;市場規模為1152億元,同比增長54.9%,預計到2022年我國服務器出貨量將達到472萬臺。

圖 中國X86服務器出貨量走勢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2021年上半年,中國邊緣計算服務器整體市場規模達到13.3億美元,預計到2021年底將達到33.1億美元(約合211.8億元人民幣),較2020年增長23.9%IDC預計,2020-2025年中國邊緣計算服務器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2.2%,高于全球的20.2%

圖 中國邊緣計算服務器市場規模預測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IDC中國

2021年上半年,中國邊緣定制服務器市場排名前三的廠商依次為浪潮、新華三和華為。市場份額分別為35.5%11.2%10.3%。邊緣定制服務器市場預計在2020-2025年將保持76.7%的年復合增長率,到2025年,在該細分市場的占比將超過40%

2021年中國邊緣計算服務器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IDC中國

3.3 驅動因子

云計算業務拉動服務器出貨量的增長

受益于云計算業務的推動,服務器行業出貨量快速增長,從出貨結構看,云服務器是 服務器增量市場中的主力。

相較于傳統服務器架構,云服務器具有高密度、高彈性、節能、易擴展等特性,云服務器可實現從二維平面交換至三維池化互聯的架構變革,在部署密度、能效、投資回報 等方面均明顯優于傳統服務器,云服務器逐漸取代傳統服務器成為云計算市場中的主流。

IDC發布2021Q3全球服務器市場季度報告,數據顯示,全球服務器市場同比上升8.8%246.8億美元,出貨量同比增長9.6%,達337.6萬臺。從廠商排名看,戴爾、浪潮、HPE保持全球前三,其中浪潮服務器的全球優勢進一步擴大,銷售額、出貨量增長達到15.0%14.0%,超過平均增速,全球份額突破10%,繼續保持全球第二、中國第一。

2021Q3全球云服務器各品牌出貨量及所占份額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IDC

基于云服務器與云計算業務的強相關性,全球各地區的云服務器銷量可反映各國家云計算發展及變革的程度,中國云計算市場保持較快發展,對云服務器的需求將持續提升, 推動中國及全球服務器行業的發展。

云服務器主要面向大規模互聯網數據中心和云數據中心等應用場景,據Synergy Research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在運營大型數據中心數量共計504個,其中歐洲、 中東、非洲和亞太地區增長最快,美國占據互聯網數據中心站點的40%。中國成為新增數據中心最多的國家,占據互聯網數據中心站點的10%,全球數據中心數量的增長為中國服務器行業帶來發展機遇。

邊緣計算業務成為行業發展新動力 

5G建設提速,邊緣計算業務的持續增長催生服務器市場新需求,在AR/VR、車聯網以 及AI等行業的融合發展下,數據處理需求大規模增長為服務器行業發展增添動力。

20196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5G建設拉動網絡建設采購需求 增長。IDC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有超過50%的數據需要在網絡邊緣側分析、處理與存儲,邊緣計算業務需求的增長是服務器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5G時代,邊緣計算成為實現5G三大技術應用場景的重要支撐,(1)移動寬帶業務 (eMMBB);(2)海量機器通信業務(mMTC);(3)高可靠低時延通信業務 (uRLLC)。 

5G三大技術應用場景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中國信通院

邊緣計算可縮短感知終端與服務器之間通信距離,實現終端與服務器的高實時性交 互,提升移動互聯網速度,實現超低時高可靠通信。全球目前有數百億的終端設備 和數千億的傳感器,每年產生數據量超過40ZB,數據的傳輸會對網絡產生巨大的 壓力,邊緣計算的應用可使數據在網絡邊緣進行分析和存儲,可節省大量5G網絡 帶寬資源。此外,在數據隱私角度,邊緣層可實現終端敏感數據預處理,將非敏感 的分析數據上傳云端,可提升對隱私數據的保護性。

邊緣計算業務的增多催生服務器行業新需求,此外在數字經濟業 務發展需求層面,5G網絡建設提速,各類終端、AR/VR、車聯網 以及AI等領域的融合發展,拉動數據計算處理需求大規模增長。服務器作為數據計算資源的核心,有望在5G商用的帶動下滿足 各領域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

政策助力

中國服務器行業在上游芯片設計、封裝等核心技術環節存在技術瓶頸,服務器行業易面臨核心零部件壟斷的風險。2019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政府將延續集成電路和軟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投資,促進信息產業發展。政府在集成電路和軟件產業的利好政策為中國服務器行業上游發展提供資源供給保障。

2021上半年中國公有云SaaS服務市場同比增長39.4%,后疫情時代加速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速度,提升云的部署方式在企業IT中的優先級。此外,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和影響、云原生快速發展、行業數字化、低碳等成為促進中國SaaS市場發展的主要驅動力。IDC預測,到2025年,中國公有云SaaS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27.6億美金。

3.4 風險分析

表 常見行業風險因子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其中本行業常見的風險如下:

1)核心部件壟斷風險

中國服務器行業上游核心硬件對國外產品依存度較高,如存儲芯片、處理器芯片等核心部件,短期內國際芯片廠商占據主導優勢。中國服務器行業應用的主流存儲芯片是 DDR4,中國服務器市場存儲芯片供應商包括三星、海力士、英特爾、高通、美光等國際芯片廠商。中國智能芯片國產自制率較低,中國服務器芯片市場呈現海外服務器廠 商寡頭壟斷格局,據IDC數據統計,部分國際芯片廠商毛利率高達60%,如英特爾(62.3%)、英偉達(59.9%)、三星電子(46.0%)、超微半導體(37.8%)。 

中國互聯網、云計算等行業的迅速發展推動下游各行業用戶對服務器產品需求的提升,核心部件的高額采購成本嚴重壓縮中國服務器廠商的利潤空間。近年來,中國服務器芯片企業數量逐漸增多,如紫光國芯、國民技術、北京君正等,但多數企業無法實現量產,產量及質量無法滿足服務器行業日益增長的需求規模。

圖 全球芯片設計產值區域分布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IDC

圖 部分芯片企業毛利率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IDC

2)白牌生產模式興起,行業毛利率持續降低

服務器廠商包括ODM廠商和品牌商兩種類型,為下游各行業用戶提供定制化服務器產品及通用型服務器。傳統服務器生產模式為貼牌生產模式,ODM廠商根據品牌服務器 廠商的委托生產硬件,將貼有委托方商標的服務器交付給品牌持有者進行銷售。伴隨虛擬化技術和云計算技術的發展,部分軟件公司和互聯網公司可自行開發軟件,傳統服 務器廠商軟硬件一體的產品銷售模式逐漸被打破,具有定制化需求的客戶如互聯網企業、通信企業、云計算服務商可直接向ODM廠商訂購服務器標準組件,降低服務器生產 成本,并幫助自身快速設計和部署服務器。

2018年中國服務器行業毛利率為11.2%,較2017年下降1.2個百分點。中國服務器行業由傳統生產模式逐漸向白牌生產模式轉變,眾多企業根據自身需求將服務器模塊化、標 準化,進一步壓縮服務器廠商的利潤空間,服務器行業的毛利率降低。例如以Facebook為代表的OCP(開放計算項目)和以BAT為代表的ODCC(開放計算中心委員會)聯盟, 通過制定服務器組件標準的方式向代工廠購置大批量生產服務器標準組件,以降低服務器生產成本。白牌服務器生產模式的興起對傳統品牌服務器廠商造成沖擊,導致傳統 品牌服務器市場份額被擠壓,出貨量下降。

圖 服務器生產模式轉變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國金證券

3.5 競爭分析

競爭格局

中國專業服務器廠商全面加速轉型升級,在產業生態、渠道建設、行業突破、產品布局多方面協同前進,打破海外服務器廠商壟斷中國服務器市場局面。

以浪潮、新華三為代表的中國服務器廠商憑借其技術及資金優勢布局中國服務器市場,部分中國專業服務器廠商專業及技術實力強勁,加大產品研 發力度的同時加深產品在各領域的應用,通過維護各方用戶積累外部資源,例如浪潮基于雄厚的技術優勢成為中國服務器市場龍頭企業,在中國及全球服務器市場處于領 先優勢,浪潮在互聯網、電信、政府、金融、能源、醫療制造等行業均有布局。近年來,中國專業服務器廠商憑借其自主研發實力,逐漸提升國際地位,自2014年起,國 產服務器逐年保持20%的高速增長,以浪潮為代表的中國服務器廠商逐步取代國際服務器廠商的主導地位。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1)潛在行業進入者

服務器行業競爭高、投資風險高、運營成本高,硬件成本透明,利潤卻不高,開拓市場需要長期的時間和成本投入,市場主要競爭者已經瓜分了細分市場。目前沒有潛在進入者具備一定的資金和技術進入市場,潛在行業進入者評估為較弱。

服務器行業的規模經濟大。服務器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已經到達成熟期,中國服務器市場現有競爭者數量以7家大品牌服務器廠家為主,還有其他幾十家小型廠家,產業規模巨大,競爭激烈。

新進入行業者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進行研發和廣告投入進行營銷,需要多年累積客戶信任度,這都是非常困難的。排名前7的定制服務器廠商在中國市場發展十多年以上,大部分為上市公司品牌,為拓展市場,做了長期的廣告投入和營銷投入,經過客戶多年的使用后,體驗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客戶的信任,這是品牌多年的積累。

2)主要競爭對手

服務器行業的國內主要競爭對手有華為、浪潮、聯想、戴爾等企業。在中國市場,國產品牌還可以得到政策的扶持和補助,價格更有優勢,很多政府企業也偏好國產化品牌,而且這幾個品牌各自有核心競爭力,所以主要競爭對手評估為很強。

X86服務器的主要競爭對手比較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中國知網

3)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在服務器行業中,購買者一般是大客戶和超大規模客戶,其集中度高,業務量大,整體議價能力強。由于行業市場信息發達和透明,硬件配件價格透明度高,購買者能充分了解市場價格,所以其議價能力較強。

4)替代品的威脅

云計算的出現成為了服務器的替代品,云計算服務后臺連接超大型規模的服務器和存儲器,具有超強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購買云計算服務等同于實現了服務器的功能。云計算和服務器的本質區別是云計算是一種服務的租賃,服務器是物理機器,一般4-5年企業要更換新的服務器。云計算服務的優點是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包括硬件成本和IT技術員工費用;敏捷度高,企業按需來彈性擴大或縮小算力和存儲的規模,進行靈活管理存儲空間;隨時隨地可以移動式靈活接入,只要有網絡,員工就可以連接云計算服務來訪問數據。因此替代品威脅較強。

5)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服務器的主要配件以 CPU 處理器、內存、硬盤為主,其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評估為中等,在原材料特殊缺料時期,其競爭力從中等升級為強。定制服務器的供應商同質化且集中度大,以2-5個大品牌的供應商占支配地位。CPU處理器的供應商是英特爾和 AMD 2大廠家,內存的供應商以金士頓、三星、海力士3家為主,硬盤供應商以希捷、西數、東芝3家為主。

其中 CPU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相對偏強,由于行業和企業服務器都有使用習慣,2個品牌有自己的核心客戶群,所以CPU 供應商議價能力較強。硬盤和內存供應商以采購規模大小來決定價格高低,市場占有額大的服務器廠家可議價到好的成本價格。對于中國排名前五的服務器廠家,由于規模效應都比較大,供應商的價格差異幅度不會太大,所以議價能力中等。

3.6 中國企業重要參與者

中國主要企業有聯想集團 [0992.HK]、紫光股份 [000938.SZ]、浪潮信息[000977.SZ]、中國長城 [000066.SZ]、中科曙光 [603019.SH]、衛士通 [002268.SZ]、廣電運通 [002152.SZ]、同方股份 [600100.SH]、新大陸 [000997.SZ]、匯金股份 [300368.SZ]、證通電子 [002197.SZ]、威創股份 [002308.SZ]、恒銀科技 [603106.SH]、睿能科技 [603933.SH]、華銘智能 [300462.SZ]GQY視訊 [300076.SZ]、華虹計通 [300330.SZ]等。

聯想集團 [0992.HK]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電腦制造企業,是1984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投資20萬元人民幣,由11名科技人員創辦,總部位于中國香港。公司主要產品有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打印機等商品。

1994年,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2014123日,收購IBM低端服務器業務;2014130日,以29.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摩托羅拉。

202111月,聯想集團發布2021/2022年財政年度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營收347.98億美元,同比增長25%;上半年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9.78億美元,同比增長87%

紫光股份 [000938.SZ]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原清華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是一家高科技A股上市公司,于1999年由清華紫光(集團)總公司發起設立。

目前,紫光股份的核心業務基本覆蓋IT服務的重要領域:硬件方面提供智能網絡設備、存儲系統、全系列服務器等為主的面向未來計算架構的先進裝備。軟件方面提供從桌面端到移動端的各重點行業的應用軟件解決方案。技術服務方面涵蓋技術咨詢、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和支持服務。軟硬件產品和服務都在紫光股份領先的頂層設計中得到有效整合,使信息化系統展現出最優化、完整一體的運行效果。

浪潮信息 [000977.SZ]

浪潮信息即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國的電子工業公司,于19981028日成立。其主要經營范圍是計算機及軟件、電子產品及其他通信設備、商業機具、電子工業用控制設備等。它的浪潮天梭M13關鍵應用主機項目曾獲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

浪潮集團作為云計算、大數據服務商,旗下擁有浪潮信息、浪潮軟件、浪潮國際三家上市公司,業務涵蓋云數據中心、云服務大數據、智慧城市、智慧企業等業務板塊,形成了覆蓋基礎設施、平臺軟件、數據信息和應用軟件四個層面的整體解決方案服務能力,全面支撐政府、企業數字化轉型,已為全球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IT產品和服務。

中國長城 [000066.SZ]

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子)旗下“國產計算硬件產品安全、先進、綠色產業專業子集團”, 20171月,由中國電子所屬中國長城計算機深圳股份有限公司、長城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武漢中原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圣非凡電子系統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四家骨干企業整合組成,是我國網信產業技術創新大型央企和龍頭企業。注冊資本29.28億元,現有在職員工1.9萬人,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44.46億元,同比增長33.22%

作為我國自主安全電腦產業的引領者,中國長城曾研發出我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文微型電腦、第一塊電腦硬盤、第一款終端ASIC芯片、第一臺顯示器、第一臺光纖轉換器、第一臺光筆圖形顯示終端等,是我國電腦、電源、高新電子、金融信息化、醫療信息化等領域系列國家和行業標準的起草單位之一。

中科曙光 [603019.SH]

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曙光”)是中國信息產業領軍企業,為中國及全球用戶提供創新、高效、可靠的IT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

公司在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推動下組建,于2014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經歷20余年發展,中科曙光在高端計算、存儲、安全、數據中心等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淀和領先的市場份額,并充分發揮高端計算優勢,布局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研發,打造計算產業生態,為科研探索創新、行業信息化建設、產業轉型升級、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可信的支撐。

第四章 未來展望

未來,服務器行業的發展可能會聚焦在幾個關鍵領域,體現了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

云計算和邊緣計算的融合:隨著云計算的成熟,邊緣計算的興起為服務器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邊緣計算能夠在數據產生的地點進行處理,減少延遲,提高響應速度。服務器行業將繼續向著更分散、更高效的計算模式演進。

綠色能源和可持續性:隨著全球對環境問題的關注,節能減排成為服務器行業的一大趨勢。未來的服務器將更加注重能源效率,采用可再生能源,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安全性的加強: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將繼續是服務器行業的重中之重。隨著網絡攻擊日益復雜,服務器需要采用更先進的安全技術來保護數據不受侵犯。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集成:隨著AIML技術的發展,未來的服務器將更多地集成這些技術,提供更智能、更自動化的服務,從而提高效率和性能。

量子計算的探索:雖然量子計算目前還處于初期階段,但其潛力巨大,未來可能對服務器行業產生重大影響。服務器行業可能會逐漸探索將量子技術集成到傳統計算中。

千際投行認為,服務器行業的未來發展將是一個多元化、綜合性技術創新的過程,不僅包括計算能力和效率的提升,還涉及環境友好性、安全性和新興技術的整合。隨著全球數據量的爆炸式增長,服務器行業將繼續發揮其在數字化世界中的關鍵角色。

作者:千際投行

封面:Generated by AI

END

 

 

 

 

服務熱線:400-610-7333 | 郵箱:service@gpos.cn | 電話:8610-82564561/71 | 傳真:8610-82564561-8025 | 京ICP備18017976號 |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6102號 Copyright ? 2005-2025 Beijing Golden Point Outsourcing Servi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金支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