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建設一個智慧的中國,這其中,對IT業的投入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可小覷,其對中國未來保持競爭力意義重大
“經濟危機爆發后,中國政府投資了4萬億,短期的經濟增長已經得到保證,經濟起穩回升,接近8%的增長幾乎沒有問題。在這種背景下,應該研究怎樣使經濟增長更加可持續,更加長遠地保持競爭力。而對IT業的投入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可小覷,其對未來保持競爭力意義重大。”在“2009APEC經濟體高官論壇暨全球經濟成長中國峰會”上,IBM中國首席代表佘端志說。
佘端志表示,中國龐大的城市化進程方興未艾,十三億人口中城市人口只有五、六億,今后二三十年內,每年將會有一千多萬人移入城市生活,城市化將會持續進行。這么多人進入城市,對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包括銀行、電信、交通、健康、醫療、上學、教育所有這些基礎設施會造成很大的壓力,政府該建設什么樣的城市,什么樣的產業,這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佘端志認為,中國應建設一個智慧的中國,如交通方面,運用IT技術和理念,可以實行自動收費,票務管理運行實施監控,不僅可以幫助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還可以使車主感到更方便。此外,在中國新型工業化、醫療方面、公共安全、公共服務方面,都可以得到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