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外包業作為大慶產業新軍,在經歷了短短幾年的蓬勃發展之后,正在以接續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身份,加速大慶的新經濟發展。
去年,我市服務外包業實現營業收入45.5億,而今年的營業收入預期是60億元。
對此,有關專家分析,我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空間巨大,要實現60億元的收入,其關鍵在于當前機遇的把握和相關方面的完善。
新型產業具有三大先天優勢
在今年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保速度、促發展“十個一塊”中,新興產業提升一塊位列其中。
服務外包產業,作為新興產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慶現階段的新經濟中,已具有了一定的地位,其做大做強的意義非同一般。
就產業自身而言,我市服務外包業具有三大先天優勢。
其一是作為潛力具大的接續產業,服務外包業本身就具有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拉動就業大和資本投入少等特點。我國作為離岸外包的主要承接地,市場空間很大,大慶有很多機會。
同時,服務外包業還是提高城市經濟外向度的重要途徑。發展以遠程信息技術交互為手段的服務外包產業,不受區位、空間和距離的多重限制,對于提高大慶經濟外向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服務外包對改善民生、增加就業作用明顯。未來幾年,幾大服務外包專業園區建成后,至少能容納3-5萬人就業。服務外包產業將成為拉動全市就業,特別是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重要途徑。
背負重任站到了新的起點上
此前,國務院批準大慶等20個城市為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示范城市,并在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但其后不久,國家商務部在這20個城市中開始實行兩年一次的末位淘汰制,10年淘汰掉5個城市,不再增補。
也正是這場“20晉15淘汰賽”,讓大慶的服務外包業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
當下,背負重任的服務外包業所面臨的壓力是較大的。在這20個示范城市中,我市是惟一的地級城市,其它都是副省級以上城市。目前,大慶的排位還比較靠后,在服務外包產業規模、層次、人才和基礎建設等方面,與其他19個城市還有一定差距。
要保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地位,就必須前行、加快發展。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這些不足與差距,正是大慶的發展潛力與空間,也是大慶趕超對手的動力和自我提高的根源所在。
而且,我市服務外包現有的品牌資源,也是讓其提升的一個重要砝碼。例如,目前,我市石油工程技術服務,已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打好這張“石油牌”,不僅可以加快發展大慶服務外包業,同時也是國家在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上的一個戰略考慮。
抓住機遇在三方面下功夫
面對服務外包產業巨大的發展前景,大慶的企業以及有關部門該如何抓住機遇贏得市場,實現服務外包業的加速發展呢?
對此,相關人士表示,大慶服務外包企業一定要抓住當前國家、省及市里對這一產業加大扶持的政策機遇,抓住國內外產業轉移機遇,抓住重新分工市場機遇,抓住大慶的人才、成本機遇及接續產業發展的戰略這五大機遇,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大慶服務外包產業。
在招商方面,建議我市要瞄準國外的,積極引進國際知名服務外包企業;盯住國內的,加強與北京、大連等國內服務外包產業發達城市的合作;吸引周邊的,發揮大慶服務外包產業園的區域輻射作用,吸引沈陽、長春等周邊地市的服務外包企業入駐大慶。
承接方面,建議發揮華拓數碼公司等知名企業的規模優勢,承接跨國公司和國內大型企事業單位的業務流程服務外包,形成更多的“世界辦公室”。
品牌方面,建議加大名企名牌的培育,政府要出臺專門政策,結合“三百行動計劃”,拿出專門資金向服務外包企業傾斜。同時利用好國內外的各種展會,搭建好大慶服務外包企業的對外形象平臺,借此讓更多的企業走向更廣泛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