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公司繼續不懈投入災區重建。截止到日前,IBM已經為災區救援和重建劃撥了價值200萬美元的技術、設備和服務支持。此外,IBM全球員工的捐款總額約合632萬人民幣(折合89萬美元),其中,中國大陸地區的員工捐款累計超過338萬人民幣。
災區重建需要巨大并持久的努力,需要各界力量團結協作。作為信息化的領導企業,IBM將重建工作瞄準在:利用信息技術和服務支持災區在人口管理、環境管理和教育方面的建設工作。目前,IBM向重建之旅邁進了一步。
日前,IBM正式向成都市公安局移交了為“5.12尋親信息查詢網”提供關鍵支撐作用的薩哈娜賑災系統。6月3日,成都市公安局向公眾開通了“5.12尋親信息查詢網”,該平臺是目前受災地區唯一的官方尋親網站。截至日前,該網站的查詢量達到51695次。Sahana賑災系統為該網站提供了關鍵的人口數據管理。目前Sahana賑災系統所管理的人口數據達到198000條。
薩哈娜賑災系統的人口管理模塊不僅服務于災后尋親,而且將幫助政府在災后重建的進程中管理流散人口。薩哈娜賑災系統作為幫助管理成都及其所屬的20個區、縣、市的流散人口的關鍵信息系統,能夠有效管理災民信息,特別是異地安置人員的人口信息、流散人口的受災位置、安置點位置、安置信息的變更、健康狀況、聯系人等信息。 完備、準確的信息和管理將為后續的災民安置服務、重建等工作奠定科學的基礎。
IBM在Sahana賑災系統的開發和部署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除了捐贈設備,IBM參與Sahana賑災系統建設的專業人員超過80人。在地震的第一周內完成軟件論證、漢化、并在六月與成都市公安局等政府單位協同工作實現軟件定制、二次開發、項目咨詢和實施, 以及應用所需的技術培訓。
支持公安信息化應急和重建
此外,IBM還向四川省公安廳及其所屬26個地市公安機關捐贈61臺服務器和2臺存儲設備,幫助公安信息基礎設施的應急恢復和重建。
支持環境安全管理和監控
向四川省地震局捐贈2臺服務器,提升四川防震減災信息網的響應和處理能力,提高處理效率和信息透明度。此舉能夠幫助政府快速響應災區人民對防震減災信息的了解,更快更好地為公眾服務。
向四川廣元市和綿陽市環境保護局分別捐贈2臺服務器,支持環境保護信息化恢復和重建, 提高污染源監測和管理效率和信息透明度。
關注災區兒童教育重建和心理康復
IBM將其在中國成功實施多年的“小小探索者”公益捐贈教育項目重點向災區兒童推廣。第一批50套兒童早期教育學習中心已通過教育部落實在受災的甘肅省和重慶市的11所縣級幼兒園,第二批另有50套將在晚些時候安裝在災后重建的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及康復中心。該項目的目標是通過IBM 為孩子們設計的專用設備及IBM提供的幼教師資培訓,利用先進的科技加強對兒童早期教育的改革和探索,打好全面素質人才培養的基礎,為迎接更高層次的教育做好準備。
另外,為配合對災區兒童心理康復進行專家指導,應中國紅十字會的要求,IBM將其由IBM全球賑災團隊醫治心理創傷組領隊Becker 博士等三位有過豐富心理援助經驗的專家編著的《全球援助者援助災難幸存兒童指南》譯成中文,贈送1萬冊。這本指導手冊是作者根據其在 911事件、印度洋海嘯、卡特琳娜颶風和克什米爾地震等重要災難發生后參與援助工作的經驗和心得編輯整理而成的,能幫助專業人員和志愿者為災后幸存兒童提供有效的心理輔導,是指導受災兒童重建安全感,樹立生活信心的實用工具。
IBM向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及其四川、甘肅境內6個受災市的分會捐贈11臺服務器。 此舉旨在幫助災區殘聯系統業務管理盡快恢復, 使市殘聯能盡早為殘疾人提供康復、教育、就業、扶貧、維權等方面的服務,幫助地震災害中致殘人員早日自強康復、融入和諧社會。
借助科技和大型災害應急應對經驗,幫助中國受災地區和人民賑災重建,是IBM援助的核心宗旨。災區重建是長期的工程, IBM將依托所擁有的技術、經驗和服務,做到快速反應、有的放矢、長期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