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微軟亞太區全球技術支持中心分別與同濟大學軟件學院以及華東師范大學軟件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分別與兩校成立聯合教育中心,每年各培養不少于30名的技術支持和服務人才,這些學生將成為IT服務產業的“定制人才”。
微軟亞太區全球技術支持中心總經理柯文達向新民網記者表示,目前國內IT服務業蓬勃發展,高校培養學生時只注重專業知識技能培養,而忽視了一些“軟技能”培養。“許多用人單位在面試時非常注重學生的英文能力、文化認知、解決問題能力和溝通技巧,因此我們希望能與校方在課程設置與開發、定向培養、師資培訓等方面展開合作,除了技術課程,教程會包括全英語形式授課的商業實務溝通、客戶服務理念等內容,這些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能力。”
據悉,微軟亞太區全球技術支持中心每年會向兩所大學各提供不少于培養總數五分之一的名額,參加微軟系統實習項目,在通過面試的情況下,會優先錄用這兩所大學的學生,并向合作伙伴推薦聯合教育中心的學生。
同濟大學軟件學院常務副院長劉琴告訴新民網記者,目前IT軟件服務的綜合技能人才培養尚未得到各高效重視,“北大有服務學科設置,但也是碩士方向,而且偏向知識技能。同濟去年就醞釀推出IT軟件服務專業,和一些大企業探索如何設置課程,可以讓學生一踏上崗位就能應對。”據了解,同濟與微軟合作的教育中心在今年9月開課,初期以選修課為主。
柯文達稱,IT服務產業人才培養更加細分了軟件教育培訓,在就業嚴峻的背景下,可以讓學生“占得先機”,拉近急需有經驗的IT技術服務復合型人才的企業與畢業生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