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發(fā)生多大的事情,從沒有見過劉老師發(fā)脾氣、恐慌過。”
——東軟的員工這樣描述劉積仁
“2008年只不過讓我們領教了什么叫正常。”劉積仁如此評價當下的經濟形勢。在他看來,無論面對好年景還是不景氣,企業(yè)都應該泰然處之。
在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每位員工都喜歡稱董事長劉積仁為“劉老師”。盡管基層員工并沒有太多機會和劉老師面對面交流,但無論是剛入職半年的趙欣還是已經工作了三年的關樂都把劉積仁看作是值得信賴的人。“無論發(fā)生多大的事情,從沒有見過劉老師發(fā)脾氣、恐慌過”。
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國內外整體宏觀經濟形勢不好。東軟在第一時間召開會議讓員工了解情況,劉積仁也親自深入到員工中答疑解惑。東軟的業(yè)務分布在各個行業(yè),綜合來看比較穩(wěn)定。這樣看來,東軟算是比較幸運的。風險和機遇總是并存的,劉積仁說:“別人瘋狂的時候,我貪婪,但要很小心。”
劉積仁首先做的就是加大國際市場業(yè)務。“現在大家都在說國際市場不好,為什么我還要加大國際市場的業(yè)務呢?那么,什么叫不好?生存困難。企業(yè)怎么解決生存困難?無外乎找合作伙伴,將更多的業(yè)務外包,這些就是我們的機會。這個時候,反而有更多的客戶需要我們。”劉積仁表示,企業(yè)應該學會克服困難,在面對困難時要自信,堅持走下去,不要把困難當做災難。
劉積仁相信,克服困難是每天的工作,就像“一個人生病是無法避免的,但你不能因為生病就自殺吧”?事實上,每克服一次困難,企業(yè)的競爭力都會得到一次顯著的提高。
未來幾年間,東軟將像其10多年來一直積極開拓日本市場一樣,高度重視開拓歐洲和美國市場,特別是在全球經濟危機的今天,東軟將以更加積極的行動開拓國際市場,在危機中找到更多的發(fā)展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