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TIL理念之我解
首先,我認為ITIL是對于一個職能單位綜合治理的IT標準化服務體現。它是一個通用的標準,不具備行業或技術專業性質,它也在推廣應用過程中不斷發展和完善,它的最新版本是V3.0。因而,ITIL產品也與ITIL具有同樣的性質。
隨著信息技術應用推廣的深化,幾乎所有行業的管理和生產部門都在運行著種類繁多的流程軟件或IT系統,用于進行自身的業務或生產管理。這種生產或管理流程實際上就是將各自的業務運作過程模式化,在業務實施或行為過程中遵循著某一種規則對業務進行重復性的流程運作,由于這個運轉規則是經過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而且一般來說也是最佳的,所以在一段時間內這個流程也是固定不變。
如果一個單位(機構或企業)中的各個部門或者多數部門,都能實行了用計算機進行流程化管理,則不言而喻的結果,必將會使該單位的整體工作進程加快,從而,使該單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大幅度提升。這樣的結果,就階段性的達到了實施信息化的目標,但不是最終目標。為要達到更高的目標,還得靠從日常管理中去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做出決策,進一步采取改進措施。
實踐告訴我們,不管IT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有多高,運行過程中,由于軟硬件或人為操作引發的故障總是存在,并且要進行排除的。此外,也不能排除突發意外事件(如突發事件引起的供電原或系統停擺),或者發現各系統工作不夠協調,以及由于機關職能部門之間相互推諉造成了工作失誤(如造成派工不及時或物流出了問題誤了大事等)-----這里面不僅僅是業務處理問題,還涉及到人力資源管理,還有市場信息,用戶或群眾反饋和投訴信息收集等-----以上種種信息的采集和處理,對政府機關或企事業單位的整體業務推進都是至關重要的,應當納入嚴格的管范圍。
同時也不難看出,對這些事物的信息收集,通常的做法是,這些事都是由各相關業務職能部門分別收集和整理,再進行綜合分析處理。也就是說,這些事實通通有企事業單位的機關完成的。如果這些使得間的信息收集和處理速度和生產業務處理流程不相匹配,換言之,“管理跟不上業務的發展”,則管理必須改革以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在現實情況下,管理改革的最可行的方案,就是把管理層的上述有關管理信息的手收集和處理IT化。并形成可操作的通用標準模式,這就是ITIL.采用這個標準進行業務管理,俗稱為ITIL治理。
ITIL版權在英國,2003年初進入中國。這個標準目前已發展到V3.0版本,國外的知名ITIL品牌產品有日立的JPI等,它的內容可從網上查閱,或者參看本文在下面將要介紹的國產ITIL產品COSS系統說明書,就會一目了然,此不贅述。ITIL治理雖很重要,但在我國應用還不很多,原因是價位太高,一般是大客戶如金融,電信和保險等企業率先采用,而大部分中小企事業單位還是沿用ISO2000系列或者ISO2000系列標準產品。
二、COSS自主創新之路
Broadview COSS系統是由廣通信達公司自行開發,具有中國自有知識產權的ITIL產品。它集網絡管理,系統管理,安全管理和值班管理等功能于一身,并融合了事件管理,故障管理,變更管理,配置管理和發布管理等ITIL標準。
具體地說,該產品的主要功能有值班臺,事件管理,問題管理,資產管理變更與發布管理,還有一個知識庫等總共十項功能。我認為有了這些基本服務管理功能,再加上業務管理和對基礎架構的監控功能,就足可以使得Broadview COSS有效避免了目前我國企事業單位現行運轉著的諸多服務管理軟件系統的視野不夠開拓,信息資源缺乏相互整合與溝通,服務管理實踐無法落地的瓶頸,為用戶提供一個一體化的運維支撐平臺。
我認為由于該產品有以下三點優勢,所以其市場前景看好:
1.是通過權威軟件測試機構測試認證的,具有我國自有知識產權的產品。
2.該產品是針對中國用戶開發,適合國情。
3.相對國外產品,價位低。
特別是第一條,具備了政府采購的首選產品條件。因為Broadview COSS是廣通信達公司的第一代ITIL產品,本人還不是很了解產品的深層次技術細節,所以在此很難提出更多評價意見,雖說已是智能產品,但還是在此提出以下一點希望和建議,供參考:
第一:希望進一步提高相互關聯的事件管理,問題管理和變更與發布管理功能的智能能力,使之具有很強的變更追溯能力,因為這是政府辦公特別是進行文件修改時,為了文件的連續性,經常需要用的一項重要功能,也是企業對圖紙資料進行更改時所要具備的一項查閱功能。
第二:由于ITIL是一個通用標準,Broadview COSS也應該是一個通用產品,但用戶又都有個性化需求,所以Broadview COSS應當提供向用戶提供進行二次開發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