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國國際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濟南)高峰論壇成功召開,來自中國、日本、美國等地的外包企業和專家,以及濟南市信息產業局領導紛紛就外包市場機會和區域合作等焦點問題進行了廣泛交流。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投資司的報告,外包市場正以每年約2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20萬億美元的規模。目前,我國已形成一批外包城市和基地,濟南就是近年軟件和服務外包發展比較快的城市之一。而日本也瞄準了濟南的優勢,謀求與其共同發展外包產業。
發揮五大優勢
發展軟件產業是濟南結合城市自身特點,承接全球產業轉移,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做出的正確選擇,是走投入少、低消耗、無污染、高效益的新型工業發展道路的重要舉措。2007年軟件銷售收入將達到160億元,軟件出口5000萬美元。軟件企業突破700家,收入過千萬元企業100家,過億元企業13家,過10億元企業2家。累計登記軟件產品1385個,自主知識產權產品比例達到90%以上。齊魯軟件園建設規模居全國11個國家級軟件產業基地前列。山大路科技商務區成為長江以北僅次于中關村的第二大電子信息產品交易市場。2006年,“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CIIIC)”、“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國家軟件出口創新基地”相繼落戶濟南,濟南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濟南選擇軟件產業不是盲目跟進和追求潮流,濟南有著發展軟件產業的比較優勢和條件。
第一,研發機構密集,智力資源充足。濟南是山東省的省會,列中國城市科技競爭力第8位,R&D和智力資源居全省之首。全市擁有科研技術機構300余家,各類科技人員40余萬人,各類高校59所,在校生55萬人。擁有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1所、職業院校10所、IT社會培訓機構60余家,年培養技術人才2萬人。
第二,區位優勢明顯,環境優良。濟南位于環渤海經濟區南端,連接京津、滬寧都市圈,是京滬、環渤海經濟的發展腹地和產業承接地,具有參與東北亞經濟圈、國際經濟大循環的良好條件。近年來,濟南市積極打造良好投資環境,被評為中國投資環境40優城市,是福布斯公布的中國最適宜開設工廠的20個城市之一。
第三,人才穩定性強,綜合成本較低。山東是孔孟文化的發祥地,民風淳樸、誠實守信,企業員工忠誠度高,平均流失率低于5%。濟南生產及消費成本較全國同類城市低10%到20%,技術人才工資成本較國內一線城市低30%-50%,房租低50%。
第四,信息網絡完備,基礎設施健全。濟南城市信息化總體水平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全市移動電話、固定電話、互聯網普及率均超過50%,居民寬帶上網費用最低每月30元。為迎接十一屆全運會,濟南城市建設快速推進,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全面提升。齊魯軟件園技術支撐及配套服務水平國內一流,為企業創造了優裕舒適的現代辦公空間和發展空間。
第五,政府扶持力度大,政策環境優越。市政府與濟南高新區都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軟件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涉及軟件外包、集成電路、動漫游戲、人才引進培養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
我們的做法是,其他兄弟城市好的政策我們參照執行,企業需要的符合濟南實際的政策我們制定,一切為在濟南發展的軟件企業提供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