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融風暴的來臨,人們都鎖緊了“金庫”,這對硬件企業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現在導致硬件企業業績下滑的最關鍵的原因是,制造業單一化發展,使其在產業鏈中價值降低,發展趨向的占比也逐漸降低。為此,硬件企業為謀求發展,應將重點放在與服務業的融合上。
制造業價值逐漸降低
在整個ICT產業里主要是兩大門類,一個是制造業、一個是服務業。其實,我們從PC電腦的發展歷程里可以很容易看到這一點,十幾年前,整個電腦硬件的制作在產業鏈里是很重要的位置,后來慢慢向軟件轉移了,再到后來向服務轉移了。
Gartner分析師Jim Tully表示,盡管硬件根本的增長態勢仍很強勁,促進IT開支增長的因素包括舊產品的更新換代以及技術進步等,但是IT開支未來的增長速度將會放緩。
目前的IT市場正在發生許多變化,我們不僅可以看到EDS、IBM這樣的公司是做IT服務的服務型公司,也可以看到像西門子、愛立信這樣的公司是制造公司,但它也涉足服務。
硬件與服務息息相關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余曉暉在“ICT中國2008高層論壇”表示,價值鏈包含了從網絡設備的廠商一直到終端、銷售渠道的變化。其中有一個很大的變化是,網絡設備從前幾年一直到最近這兩年價值占比由15%下降到不到8%。增長最大的部分在運營服務,包括電信運營商也包括做增值服務的提供商。因此,未來硬件市場面向消費者的最大“誘惑力”在于與服務業的相互融合。
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元慶日前表示,聯想集團在中國以外的收入大多來自成熟市場,而這些市場多是金融的重災區,因此第二財季業績受到影響。
成熟市場對于服務業的要求比較高,對于服務業在整個硬件行業的滲透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是作為維持消費者長期供應的一個重要保證,不能給用戶很好的服務,或對未來業務的發展不會有促進作用的。一個很好的服務,可能促進硬件企業和消費者長期關系的維系。因此,如歐美這樣的成熟市場是硬件企業增長的最大“源泉”。
重在培養服務型市場
但由于此次金融風暴來襲,硬件企業的“主戰場”消費能力降低,迫使各個硬件企業的業績增長大幅減緩。盡管非成熟市場也遇到如此遭遇,但業內人士認為,根據各種市場的消費者心理預期不同,在此情況下,硬件行的應實現多元化。中東、非洲、拉美地區以及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經濟發展較快,需求旺盛,這是除歐美之外中國企業的又一大市場,“東方不亮西方亮”,價格和質量優勢明顯的國內硬件產品必將獲得新的增長點。
可現在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以及面臨非成熟市場的消費情況等諸多問題。硬件企業全面開啟服務業仍有待考驗。因此,現在重在培養服務型的市場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