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創建于1896年,是我國近代建校最早的高等學府之一,也是首批進入]sy[211工程]sy[建設和設有研究生院的全國重點高校。
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由成都九里校區館、犀浦校區館、峨眉校區館和各分館及院系資料室組成。圖書館總面積為62065平方米,閱覽座位數5254個,紙質藏書總量為253.3萬冊。在保證紙質文獻增長的同時,圖書館逐步調整館藏資源結構,大幅度增加電子文獻,購進了多種數據庫;同時還自建了西南交通大學文庫、研究生學位論文電子版全文庫、CALIS重點學科導航數據庫、精品課程及重點學科專業課程教參全文數據庫、峨眉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特色數據庫、隨書光盤鏡像數據庫等6個特色數據庫。
項目背景
西南交通大學計劃在犀浦校區投入建設一個全新的數字圖書館。今后全校師生將利用新館的數字資源系統及圖書自動化管理系統。將要建立的這些系統由于涉及到大量的光盤鏡像系統和隨書光盤系統等需要海量存儲大量視、音頻文件,所以需要一個海量的光纖存儲系統來保證存儲空間夠用和較高的性能。
同時需要建立完整的數據和部分應用遠程容災系統,當犀浦或者九里校區部分應用系統因意外情況或者計劃內軟、硬件升級而需要停機時,可由另一個校區的系統接管暫停服務校區的此類應用。并在系統維護完畢之后,切換回原校區系統繼續就近提供服務。
應用需求分析
圖書館現有的數字化應用系統包括:Portal門戶、數字版權保護、館際互借和全文傳遞系統、統一身份認證和管理系統、虛擬參考咨詢系統、統一檢索系統、CALIS資源調度系統、日志系統、校外用戶訪問系統、z39.50服務器系統、數字交換標準ISO系統、計費系統等近30個數字化系統。同時還有專業的圖書自動化管理系統和集中存儲系統。
在九里、犀浦兩館建設應用級異地容災環境下的虛擬化服務器系統、智能存儲備份系統,包括新購軟硬件系統及其與部分原有軟硬件系統的整合。升級Oracle 數據庫系統平臺到RAC+Data Guard模式,建立新的圖書自動化管理與容災系統。在九里館搭建雙服務器的Oracle RAC環境,在犀浦館設立Oracle Data Guard容災服務器(服務器已經購買)。將現有的運行在實體服務器上的業務全面轉移到VMware vSphere 4.0虛擬化服務器管理平臺上去,實現上層應用與底層硬件的無關性,提高可管理性和對異構設備的兼容性。九里館需配置三臺高性能虛擬機服務器,犀浦館需配置兩臺高性能虛擬機服務器,功能上需實現應用業務在本地的HA、在線業務遷移、服務器硬件故障業務不中斷、DRS/DPM。經測算,用戶目前至少需要30個左右的虛擬機、46個CPU處理單元(核)、90GB內存容量來支持現有業務。配置7臺2路多核服務器用作其它需要實體機的應用服務。
系統總的存儲需求為裸容量130TB,其中包括30TB FC/SAS存儲、100TB SATA存儲。要求在九里館配置不少于2套存儲陣列,在犀浦館配置不少于1套存儲陣列。
數據按重要程度和使用頻繁度分為三級進行存儲和備份:一級數據主要包括數字圖書館系統、自動化系統、自建特色數據庫系統等核心數據,存儲于30TBFC/SAS存儲上,容量須平均配置到兩館的三套陣列上;二級數據主要包括讀者個性化等非核心數據,存儲于60TB SATA存儲上,容量須在兩館間平均配置;三級數據主要包括商業數據庫本地鏡像,存儲于40TB SATA存儲上,容量配置于九里館陣列上。
為提高投資回報率和系統服務能力,系統并非運行在全主備模式下:在正常情況下,九里館系統負責全部核心業務和大部分非核心業務的支持,犀浦館系統負責部分非核心業務和開發測試業務的支持,系統須自動實現兩館一、二級數據在兩地間的同步/異步交叉復制與備份,減少RPO;在災難情況下,當其中一館的系統發生嚴重災難導致服務無法提供時,可以快速地切換到另一個館的系統上來對外提供服務,實現應用業務通過IP網絡向異地容災系統中恢復的快速化、自動化,減少RTO。
兩種業務的容災要求: 1)圖書館數字化、自動化管理Oracle數據庫,采用 Oracle DataGuard實現數據庫的遠程應用級容災保護。 2)運行在虛擬化服務器平臺上的其它業務,須采用VMware Sites Recovery Management或其它軟硬件系統實現通過IP網絡在兩地虛擬化服務器平臺站點間的應用級容災保護。
存儲架構要充分考慮到原有系統的投資保護,通過各種合理手段將原有1套容量6TB以聯想SureFibre 620R2光纖磁盤陣列為核心的2GB SAN純光纖存儲系統(FC接口);1套容量23TB的華賽S2600 SAS/SATA混合磁盤陣列(FC/ISCSI接口)設備利用起來,充分融入新存儲備份系統中進行管理。
方案設計
按照建設目標,聯想在犀浦、九里校區圖書館虛擬化基礎平臺上使用5臺四路六核服務器和7臺2路四核服務器。配備3臺企業級磁盤陣列及相應遠程功能性數據容災軟件,配置3臺光纖存儲交換機實現存儲路徑冗余。配置2臺光纖與以太網協議轉換器,實現磁盤陣列間的基于FC協議的數據傳輸轉換為基于遠程以太網數據傳輸的數據遠程復制功能。
用戶收益
客戶使用此解決方案平臺解決了圖書館工作開展中所面臨的幾大難題:(1)解決了新圖書館應用系統投入實用前的測試問題;圖書館新應用系統的開發到投入實用的周期由以前的8個月縮短到現在的4個月。(2)解決了九里校區與犀浦校區圖書館核心數據的備份、容災復制和安全問題;數據存放安全可靠,將不存在數據丟失可能;(3)解決了圖書館自動化系統面臨海量訪問的性能壓力問題和數據庫可靠性問題;西南交大遠程容災系統的實施,使整個西南交通大學數字化應用能力全面提升到一個國內領先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