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消息,從墨西哥、美國等地暴發的H1N1型流感病毒疫情,迅速蔓延至多個國家,成為全球性傳播疾病,截止到今天,中國內地及港臺共確診22例,全球超1.2萬例。
流感每年都要奪去全球數十萬人的生命,目前H1N1型流感病毒的爆發,提醒了我們流感變異和新病毒菌種出現速度之快。由于病毒變異的頻率加快,每年都需要新流感疫苗。而且新流感病毒菌種抗藥性越來越強。
為抗擊突如其來的H1N1型流感,IBM與德州大學醫學院迅速展開合作,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啟動了名為“研究流感病毒計劃”的實驗室項目,醫學院的研究員將使用IBM全球網格大同盟來尋找最可能阻止流感病毒傳播的化合物,并在實驗室環境中進行測試。
通過使用IBM全球網格大同盟,“研究流感病毒計劃”這一聯合項目將使用超過100萬臺注冊設備,有成百上千萬人慷慨地提供閑置計算機能力供人道主義和醫療研究使用。
德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員可以將原本需要幾千年計算時間的工作在幾個月內完成。經過計算得到候選藥品結果中,有10%在實驗中可能會顯現抗病毒能力,這些藥品并被進一步測試。
IBM大中國區公眾事業部項目經理張紅捷介紹了IBM全球網格大同盟的機制:網格大同盟把研究任務分割成不計其數的微型片斷,自動分配給各個用戶。當志愿者開機,并且計算機處于閑置狀態時,軟件就執行運算任務。由于代理軟件占用的資源十分有限,因此不會影響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志愿者也可以對代理軟件進行設置,暫停使用軟件。屏幕保護程序會告訴用戶其電腦正被使用,讓用戶隨時了解進展。
德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員表示,如果沒有IBM全球網格大同盟虛擬超級計算機的幫助,這些藥品研究可能要花上相當長時間和實驗室測試。
IBM全球網格大同盟是目前最大的公共人道援助行動,有超過41萬5千名會員,100多萬臺電腦。但是這還僅僅是一部分,全球還有10億臺電腦可用于醫療突破研究。
任何有電腦并能上網的人都可以通過IBM全球網格大同盟為“研究流感病毒計劃”項目貢獻電腦閑置計算機能力,個人只要在www.worldcommunitygrid.org上注冊即可,并在電腦上安裝一個免費、安全、無侵害性的軟件程序。
“如果有更多電腦參與其中,研究進展會更快。即便是那些需要大型超級計算機的研究項目也可以完成。” IBM大中國區公眾事業部項目經理張紅捷倡議更多的人加入網格大聯盟。
2008年6月,IBM全球網格大同盟的中文版上線,為中文用戶加入IBM全球網格大同盟提供了方便。
2004年11月,IBM啟動了了全球網格大同盟的項目,迄今為止,該項目已經為“全球營養水稻項目”貢獻了1.1萬年的計算時間;完成了“非洲氣候研究項目”的數據采集工作;為“幫助征服癌癥項目”贏得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提供的250萬美元的資助;為“對抗艾滋病項目”找到超過40種藥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