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優勢下滑
根據印度IT行業組織Nasscom公布的數據,印度IT和支持服務2008年將提供400萬個就業機會,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達7%,在外匯流入中所占比例達33%。在任何人的腦海中,都不會認為這樣一個行業會走向衰退。但現實情況是,印度的工資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印度外包業務的成本優勢已經由過去的至少1比6變為今天的最多1比3,形勢十分嚴峻。未來10年里,那些低增值和容易被自動化替代的外包工作將逐步在印度消失。
一些人可能對此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為印度正在提高整個價值鏈。在某些時候,這種情況的確在發生。當印度軟件工程師成功解決了老軟件代碼中存在的“千年蟲”問題之后,印度軟件行業吸引了全球的關注,并迅速發展壯大,并帶動了IT服務行業的全面發展。但是,盡管在某些方面有過輝煌,印度整體而言仍然是全世界的后端辦公室。印度科技行業是一個服務行業,印度人不負責思考,而只負責執行客戶的想法。
基于這一原因,印度并沒有學會創造自己的科技產品。除了少許例外,絕大多數在印度尋找機會的風險投資者都無功而返。由于難以找到合適的交易,很多以科技為主的風險投資者只能將資金轉向零售、房地產、酒店和其它非科技領域。印度IT和支持服務行業的總產值已經達到300億美元,但整體而言,這一行業的增長速度正在減緩,而且肯定會失去競爭優勢。
在印度IT和支持服務行業所雇傭的400萬名從業人員中,絕大多數人都已經實現了自己原來設定的人生目標。他們已經擁有了自己父輩用一輩子去追求的東西,例如一部手機、一塊手表、一臺電視機、一輛汽車、以及一套房子。他們對自己的生活非常滿意,因此不愿意去承擔風險。他們也將這種想法“外包”給了客戶。
如果印度外包業務的成本優勢由1比3變為1比1.5,那么再使用印度勞動力也就失去了意義。為何不將工作轉移至美國奧克拉荷馬或英國哥倫比亞呢?對于很多歐洲人來說,東歐已經比印度更具吸引力。可以說,印度僅僅依靠勞動力成本優勢就包打天下的局面已經一去不復返。
SaaS構成威脅
美國最大的雇主服務提供商ADP在全球擁有4.5萬名員工,但只有約2500人在印度。ADP在德克薩斯州El Paso擁有約1000名員工,目前正計劃向喬治亞州Augusta擴展業務,并在密西西比州Jackson開設一家辦事機構。ADP還希望在加拿大Halifax有所發展,但由于地理位置方面的原因,該公司并沒有將業務外包到印度的打算。在近期召開的電話會議上,ADP首席執行官將公司的這一戰略成為“精明外包”和“就近外包”。
對于印度外包服務行業而言,“軟件即服務”(SaaS)趨勢的興起也是一個不利的因素。以硅谷創業公司InsideView為例,這家公司主要幫助客戶生成銷售引導,以及使用技術工具為客戶尋找大的銷售機會。2007年11月,InsideView收購了一家名為TrueAdvantage的公司。TrueAdvantage的業務與InsideView類似,不同之處在于,該公司在印度擁有一支150人的團隊,所有工作都手工完成。交易完成之后,InsideView將TrueAdvantage所有2500家客戶都轉移至其SaaS解決方案,而后者的150名印度員工則被裁員。
面對這一趨勢,Infosys和Wipro等印度軟件巨頭必須改變原有戰略,由單一的專業代工和處理向技術驅動轉型。當然,它們也可以打造或收購SaaS業務。但到目前為止,這種情況還沒有發生。例如,Infosys每年仍在印度招聘數千名新員工,主要從事一些低技術含量的工作。對于印度IT和支持服務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Nasscom非常樂觀,預計這一行業未來幾年可以保持25%的年均增長速度。原因很簡單,這只“金鵝”仍在下著碩大、溫暖的金蛋,足以養活400萬人和他們的家庭。
最新數據顯示,印度的工資水平一直加速增長。2007年,印度平均工資水平增長了15.1%,增幅高于2006年的14.4%。2008年,印度平均工資水平的增幅將達到15.2%,連續五年的增幅超過10%。再考慮到印度盧比對美元大幅升值的因素,印度勞動力成本的優勢將會越來越小。那么,印度IT外包行業走向衰退還會遠嗎?假設印度工資水平每年增長15%,2007年的成本優勢為1比3,那么這一優勢將于2015年后消失。到那個時候,將會發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