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G:大海中的一滴水
運營商和設備廠商總是過高地估計短期內市場對新一代無線技術的需求,在3G部署的初期是如此,4G也將如此。
到2011年底,全球最重要的4G技術―LTE將僅占有所有移動線路中的0.04%。在美國市場的滲透率將只有0.33%,用戶對4G的認知將保持在很低的水平。盡管運營商們投入了大量的市場費用,但到2011年底,在北美知道4G是什么意思的消費者的比例將不足25%。
2011年之后,LTE將保持平緩發展的態勢,其中美國將是全球市場中的領先者。到2014年LTE將占據美國全部移動線路的1/5,遠遠高于全球2.1%的平均水平。
2.4G將很難贏得企業用戶的青睞
運營商在向企業用戶宣傳4G的價值主張時將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走。圍繞著速度和技術特性的銷售方式必須讓位給向企業用戶展示4G能夠為他們現有的應用和解決方案帶來哪些提高。
企業用戶對4G的熱情并不高,盡管運營商指望,4G在連接速率和性能上的提升將增強視頻會議、虛擬化和M2M通信等企業級應用的表現,從而驅動企業采用4G,但企業的決策者還沒有看到4G的價值,Yankee的一項調查顯示,僅有29%的企業決策者同意4G將提高其企業的生產率。
3.Wi-Fi熱點――4G的“殺手級”設備
我們發現消費者私人Wi-Fi熱點(通常稱為Mi-Fi熱點)的使用量正在持續增加,預期隨著更快速的4G連接的采用這種趨勢在2011年將加速。因為即使是4臺設備共享14~21MB的連接,其性能也遠比獨享一個3G連接高得多。
之前,擁有多個移動終端的用戶需要為每一個終端向運營商付費或購買套餐計劃,進入2011年后,隨著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和移動設備集成Wi-Fi,用戶可以選擇哪個設備需要購買套餐,哪個設備可以通過Wi-Fi來共享4G連接,這將造成運營商4G用戶費用和收入的減少。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由于運營商很少提供附帶Wi-Fi的設備,其將失去對接入網絡的用戶信息的了解,長遠來看,運營商的用戶黏性和對用戶的控制力都將減弱。
4.美國市場由于競爭將造成4G銷售的混亂
在歐洲,運營商和用戶對競爭的3G網絡和服務沒有產生很大的爭議,而且他們對4G有非常清楚的認識:LTE就是4G。手機制造商和應用開發商可以非常清楚地定位哪些服務需要4G連接,方便用戶作出決定。而在美國情況則完全不同,Yankee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美國用戶不清楚3G是什么?三分之二的用戶不清楚4G是什么。Clearwire和Sprint在幾年前推出其WiMAX網絡時,為了與其3G網絡相區別,把它稱為4G,此后T-Mobile在推出其HSPA+網絡時,也稱為4G,同樣地Verizon在推出其LTE網絡時也這樣做,所有這一切的結果就是,在消費者中間造成了混亂,這意味著一旦運營商和終端廠商在其新產品的名字中加入“4”將會讓用戶無所適從。
5.中國供應商將向傳統的3G供應商后院發起沖擊
過去幾年,傳統的移動基礎設施供應商正面臨來自華為和中興日益增加的壓力,證據就是這兩家公司日益翻新的銷售業績,要知道與此同時像諾西、阿爾卡特朗訊正在市場上艱難前行。
華為和中興的成功得益于其本國龐大的網絡建設規模,同時他們也在抓住一切機會在全球各地擴展其市場,兩家公司已在歐美運營商向LTE的演進中贏得了一些關鍵的項目。
不過這兩家中國公司并非無法戰勝,比如在TeliaSonera的LTE項目中,華為雖然贏得了第一期合同,但卻在2期擴容項目中輸給了諾西(愛立信),這說明通過合適的方式和商業條款仍然可以戰勝他們。
盡管如此,我們預計未來5年這兩家中國公司進軍西方電信市場的腳步將不斷加快。
6.4G用戶在移動互聯網上花費的時間將是非4G用戶的2倍
Yankee Group的調查顯示,當前非4G用戶由于工作和個人原因花在瀏覽移動互聯網的時間平均為每天18分鐘,而到2011年底,預計4G用戶同樣花費的時間將超過每天36分鐘。4G網絡帶來的更快的接入速度和更良好的用戶體驗將會持續刺激消費者對4G的使用,這將使那些投資于移動Web站點和免費富媒體內容的公司從中獲益。
7.移動視頻并不能驅動用戶轉向4G
4G用戶的增加將推動當前的移動應用軟件“淘金熱”繼續下去,調查顯示非4G用戶平均每90天僅下載6個移動應用軟件,與之相比,4G用戶平均每90天下載8個。Yankee Group預測2011年全球移動應用軟件的收入將超過54億美元。
視頻并不能驅動用戶轉向4G,因為受到龐大的網絡帶寬需求的限制,即使不考慮帶寬,用戶會花費多少時間專注于視頻也是個問題。像Pandora和Slacker這樣的移動音樂服務之所以越來越受歡迎是因為其允許用戶在移動中(比如步行和開車時)享受服務,而視頻應用則不行。預期在可預見的未來4G網絡應用將維持現狀。
8.分級定價將大行其道
分級定價的移動數據方案將成為2011年及以后的常態,它們通常以數據量(用GB來衡量)和網絡速率(以Mbps來衡量)的組合為特征,此外基于服務質量或性能的定價方式也將被廣泛引入。此前Vodafone在其西班牙的3G網絡中已經引入了這種定價方式,現正在考慮推廣到全球其它市場,大多數運營商將會追隨Vodafone的腳步。
最終的結果將是:與2G、3G用戶不同,4G用戶必須學會適應定制化的和分級的數據套餐,平均費率將讓位于“按需求付費”,用戶將會有更豐富和合理的體驗,運營商將會有更經濟合理的建網模式,移動生態系統中的所有參與者都將因此受益。
9.大部分的MVNO將難以成功
理論上,4G高昂的頻譜費用和建網成本將會刺激虛擬運營商(MVNO)的模式繁榮起來,MVNO不需要很大的前期投資就可以參與4G運營,這使得一些小企業也可以在4G市場上分一杯羹,而對網絡的擁有者來說,MVNO可以為他們的網絡帶來更多的流量。但這僅僅是理論上,實際上大部分的MVNO將難以在4G市場取得成功,就像在2G和3G市場發生的一樣,因為大多數MVNO不知道應如何與其“宿主”(Host)運營商相處,他們就像是大象背上的小鳥,需要與宿主形成共生關系,只有少數擁有準確的市場定位、能夠為宿主帶來直接商業利益的MVNO才能獲得成功。
10.運營商對VoIP仍舊“三心二意”
到2013年之前,運營商都不太可能在4G網絡上提供VoIP服務。4G能夠增強多媒體體驗,但這對語音沒有必要,10年前運營商曾認為用戶的語音ARPU將不斷萎縮,而數據ARPU將不斷增長,但到今天,語音業務的ARPU仍然很平穩、流量也只有輕微下降,而迅猛增長的數據業務流量卻給運營商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未來,即使升級到4G,2G、3G網絡仍然會繼續存在很多年,也許再過10年,將語音遷移到高性能的LTE網絡也沒有必要。
此外,4G網絡上VoIP服務voice-over-4G(Vo4G)的標準(例如VoLTE)也未成熟,在部署Vo4G之前,4G網絡的覆蓋也要達到一定規模,因此我們預測直到2013年,運營商才有可能大規模提供Vo4G服務。
北京金支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專業HP ALPHA/SUN/IBM小型機維護,小型機租賃,小型機保修和ORACLE數據庫維護 服務外包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