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
現象及原因 |
對策及GPOS解決方案 |
高可用性指標的實現 |
單靠硬件很難保障99.99%的可用性(<53分鐘/年),80%的宕機由于人為錯誤和流程的問題 |
從系統的評估、優化、監控、服務管理整體保障 GSS-100、GSS-200、GSH-01、GSH-03、GSH-100、GSH-110 |
如何規避責任和風險 |
受運維人員的短缺、技術水平及備件來源的限制,運維主管往往難以承擔安全責任和風險 |
選擇IT服務外包 GSS-100、GSE-03、GSC-21N |
如何降低外包失敗的風險 |
花了錢但得不到預期效果 |
嚴格量化定義服務標準,加強服務過程監管,加大處罰力度 GSC-210、GSC-21N |
運維經費不足 |
運維經費不足或沒有,運維保障處于真空狀態 |
對系統重要性、可靠性及風險進行評估,向上級說明風險,申報費用 立足于自我維護或分層次選擇IT服務外包 |
對服務價值的認知度 |
買了服務但沒出什么故障,錢不是白花了? |
專業服務商的日常的主動式、預防式維護及應急保障能力,可以大大降低系統的故障率和運維風險 從“價值模糊”到“價值清晰”轉變,對系統重要性、可靠性及風險進行評估,選擇合適的維護策略 |
發現問題但很難解決 |
受技術水平及備件來源的限制,客戶運維人員往往難以發現并排除故障 |
分層次選擇IT服務外包
|
服務外包的抉擇 |
系統一直穩定,出了事再說 |
對系統重要性、可靠性及風險進行評估,測算小概率事件的風險,選擇合適的維護策略 |
運維成本失控 |
每個系統的過量成本 |
分層次選擇IT服務外包 GSS-100、GSE-03、GSC-21N |
運維人員不穩定 |
技術人員由于待遇、技術提升機會原因,客戶運維人員流動大 |
增加培訓提高機會 GSH-06 運維人員向服務項目管理轉型GSC-21N |
運維體系不穩定 |
受專業化和運維人員流動的影響,運維體系不健全或缺乏連續性 |
GSS-100、GSS-200、GSE-03、GSC-210 |
舊設備無法處理 |
設備淘汰、閑置,產生不必要的儲存、維護成本,造成資本浪費 |
設備回收、置換服務 GSC-120 |
臨時性設備需求 |
短期使用昂貴、專業的設備,沒必要一次性投資購買 |
選擇租賃服務 GSC-110 |
受集成商的限制過多 |
受應用軟件捆綁限制,可能服務價格高、協商地位受限以及信用評級降低 |
選擇專業的服務商,或分層次外包。GSV-01 |
對服務商不滿意 |
|
加強服務管理與監控GSS-11 |
關鍵時刻的保障 |
節假日或重大活動等特殊時段對系統的穩定性異常敏感,如何做到萬無一失 |
GSC-103 GSC-104 |
外包對運維人員的吸引 |
降低責任風險、提升個人技能 及時獲得新產品、新技術信息 關鍵時刻得到專業的幫助與支持 獲得更多的培訓實習機會 從技術實施到項目管理轉型 |
GSS-12、GSE-10、GSH-06、GSC-21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