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保集團正式啟用南方信息中心,引起行業普遍關注。中國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出席信息中心啟用儀式時強調,建立集中、統一、安全、高效的信息化體系,加強各類信息化資源的共享和利用,對于保險公司特別是保險集團公司發展集團化戰略至關重要。
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給中國保險業帶來了許多重要警示,其中之一就是加快金融信息化建設已經刻不容緩。凡是出現問題尤其是重大失誤的公司,其信息化水平和先進程度一定是跟不上時代發展速度的。
從當前的發展態勢看,中國保監會有關負責人特別指出:“我們即將面臨的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時期,保險行業必須要有技術的支撐,否則難以生存和發展。而目前全球的信息化建設都遇到了問題,在美國,金融監管方被認為出現了重大漏洞,造成如此惡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的信息化已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速度,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高速發展,對信息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
保險業是信息密集型產業,信息化對于保險行業具有顯著的支撐作用,是保險企業增進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環節。所以,中國保監會要求所有保險公司一定要建立現代化、高效率的信息化體系,并以此作為支撐,達到防范風險的目的。只有具備了先進的信息化保障,保險公司才能正常運營、安全運營、穩健運營,也才能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減少失誤。
人保集團董事長吳焰表示,在過去的集團整體運營中,由于信息過度分散,造成了數據集合、信息集合嚴重滯后,使得集團難以及時發覺和判別可能遇到的風險,這對于金融企業特別是大型保險公司來講,很可能會構成致命的損傷,在全球性金融危機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大型金融控股集團如果要保持信息化優勢,就必須進行業務信息高度集合,包括數據和信息的集合,以此加強整體管控,這其實是金融業發展的內在、本質的需求。而且,這也是現代企業高效率運營的要求。大型金融企業能否高效運作,取決于其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人保集團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才大踏步邁入數據、信息“大集中”的時代,建立起南方信息中心。事實上,這也應當是中國保險業共同的發展方向。通過信息大集中,使得集團整體運行效率和效能獲得提升,進而提升其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能力。中國人壽、中國平安(601318,股吧)等大型保險集團同樣在信息化道路上疾進。
從具體運作角度講,行業專家建言,“十二五”期間,保險公司應將保險電子商務作為保險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努力實現 “一站式”服務目標,改善保險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并大力加強保險信息安全建設。同時,要讓保險信息系統發展為經營管理的重要管控工具,加強保險信息化創新和應變能力,充分利用無線網絡、互聯網、3G等新型通訊技術,健全和改善保險信息化基礎資源平臺,為新型信息技術背景下的保險業發展奠定技術基礎。
從實際情況看,中國保險行業仍然需要加強信息應用和整合工作,充分利用信息數據,重組和優化業務流程、組織結構,提升公司整體運營效能和風險防范能力。同時,進一步推進信息資源的整合和開發利用,充分發揮社會資源和數據資產的價值,繼續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實現資源的配置和高效應用,增強保險公司內部的協同運作能力。
未來中國保險業的快速穩健發展,如果沒有高度信息化的強力支撐,則根本無法實現。現代金融服務業已衍變進化為一種更為新型、更為全面的業態,具有知識密集型和高素質的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特征,信息化對于產業升級和換代具有方向性和前瞻性的作用。保險公司在信息化方面要舍得花錢,要保持充足的投入,這樣才能實現持續發展,才能在信息化和公司整體發展上立于不敗之地。
北京金支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專業HP ALPHA/SUN/IBM小型機維護,小型機租賃,小型機保修和ORACLE數據庫維護 服務外包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