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十二五規劃”分論壇
今年是中國“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如何應對各種難題,如何規劃未來重要改革?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今天在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政策解讀:十二五規劃”分論壇上,與多位嘉賓進行了熱烈討論。
五方面著力
“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不斷地破解發展的難題,才能應對已出現或可能出現的各種挑戰。”張平在發表主旨演講時提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仍比較突出,成為制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主要障礙。
張平提出,今后五年中國需把經濟社會發展的著力點放在五大方面:一是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二是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三是著力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四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五是堅定不移推進體制改革,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他說,中國將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積極擴大進口,提升進口的綜合效益,發揮進口對宏觀經濟平衡和結構調整的積極作用,進一步改善貿易收支的狀況;引導外資更多地投向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節能環保和現代服務業;引導更多的海外資金投向中西部地區。
解決三大失衡
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勞倫斯·格林伍德認為,未來中國應致力于解決三類不平衡:一是各類人群收入的不平衡,二是環境惡化導致的失衡,三是宏觀經濟增長動力的失衡。
關于如何解決這些矛盾,格林伍德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未來五年中國應首先大力發展服務業,這需要打破相關產業的準入門檻。其次,要進一步促進非國有企業的發展,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同時,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的發展也很重要,特別要改革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以提高融資效率。
他認為,中國還必須加大對醫療、社保、教育等公共支出。因為,中國在上述領域的支出,顯著小于有同樣收入水平的國家。必須進一步提升這些領域的支出,才能確保增長的可持續。他還提出,中國要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例如,可考慮征收一定水平的煤炭稅,從而促進煤炭資源的有效利用。
對此,張平表示贊同,認為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細化有關改革措施。
中國內貿市場潛力巨大
中遠集團總裁魏家福結合海運業的變化提出,“十二五”期間中國運輸需求不斷增加,將為全球航運企業提供巨大業務空間。而中國“十二五”期間的發展帶來的巨大機遇,不僅存在于海運行業。例如,根據十二五規劃,未來數年中國的內需將得到進一步釋放,帶來潛力巨大的中國內貿市場。
對于魏家福的說法,與會嘉賓表示贊同。他們認為,目前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的階段,擁有巨大的市場容量、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的產業配套能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正在成為越來越多跨國公司理想的投資場所。
張平說,中國將繼續尋求和擴大同世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實現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進一步拓展對外開放的角度和深度。他表示,歡迎全球企業參與中國“十二五”的建設,共享中國繁榮發展的機遇和成果。
北京金支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專業HP ALPHA/SUN/IBM小型機維護,小型機租賃,小型機保修和ORACLE數據庫維護 服務外包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