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3G被定義為我國邁向電信強國的關鍵一步一樣,也曾被社會各界賦予了很多期待。但在中小企業眼中,信息化卻似乎一直是個遙遠的夢”,一位從事信息化服務的專家分析認為,中小企業因自身規模小、資源有限、綜合實力弱,又缺乏IT專業技術人員,其信息化應用模式肯定不能跟大企業雷同。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信息化市場把過多關注給了大企業。
目前,中國80%的成長型企業因自身資金、資源、人才等限制,在信息化上有不得已的苦衷。在多家中介服務公司看到,很多企業花大量資金購進的信息處理系統卻被閑置,網站建好后也成了擺設。中小企業自身的資金實力、資源配套相對有限,使中小企業陷入信息化運用困境。
業內呼吁“服務標準”
“信息化”這本外地經,進入中國勢必需要一個改良和接受的過程,而這個過程能不能順利渡過,取決于“本地和尚”——信息化運營商的能力。
撇開中國市場上千類層次、渠道、范疇各異的信息化服務公司,在IBM、中企動力、ORACLE、用友、金蝶、阿里巴巴、環球貿易、生意寶(002095)等國內外信息化服務領頭大鱷的積極影響下,已形成專業服務于成長型企業信息化發展群雄并起的“戰國時代”。這些行業巨擘企業旨在為混亂的市場樹立一個標桿。
但是,以藍色巨人IBM為代表的國際頂級IT巨頭,其超前的技術和出色的產品對信息產業的發展有一定的引領意義,而面對中國多元產業組成的成長型企業客戶,面對成長型企業集中的二三線市場,面對本土化服務的要求,強大的技術背景卻顯得形式大于內容,無法深入解決本土化企業的實際發展要求。
北京中關村(000931)一家網絡科技公司研發人員告訴記者,“鑒于成長型企業信息化標準化運營服務的復雜化和多樣性,在這個領域很難用一兩個標準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成長型企業信息化服務需要一系列的標準”,本報記者采訪多位業內人士,得到的基本觀點是,無規范、無標準、無體系的信息化管理服務,正消磨著妄圖在信息化上“四兩撥千斤”的成長型企業。
中企動力總經理陳丹對以上觀點表示認同,她告訴本報記者,“只有信息化標準和規范的制定和推行,方能解決當前信息化市場的混亂。”標準理應是基于需求的服務運營標準。中國成長型企業的需求是什么呢?顯然,他們真正需要的,應該是貫穿企業品牌發展全程的長期的信息化服務建設,而非簡單購買一兩個軟件,毫無持續性的信息化服務;是針對性的本土化、面對面式的專業服務,而非僅僅以先進科技、全方位設備為基底的套用式解決方案;是立足成長型企業自身發展階段、發展需求,專為企業量身定制的信息化發展之路,而非依靠龐大資金的
“大滿貫”式信息化服務套餐。
目前,在IT服務市場中不僅聚集了通過管理軟件切入市場的軟件廠商,如用友、金蝶、金算盤等,還出現了一批以整體解決方案、電子商務服務為主攻方向的專業IT服務商,如中企動力、阿里巴巴等;此外,電信和移動通信運營商也借助網絡優勢推出了企業商務信息化綜合解決方案。
但是,要真正規范信息化市場,仍然需要政府機構出臺相應的行業標準。基于此,2010年,在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指導、監督下,由中企動力等單位聯合發起成立的“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信息化應用中心”,直指目前信息化市場標準缺失問題;2011年,在行業標準依然缺失的情況下,中企動力通過各方努力倡導標準出臺。另辟蹊徑,為成長型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借力手段,為行業規范和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全新之路。
“要有標準才能解決成長型企業信息化發展的困局,推動行業健康發展,促進整個信息化運營服務業走向規范,走向和諧。”陳丹說。
北京金支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專業HP ALPHA/SUN/IBM小型機維護,小型機租賃,小型機保修和ORACLE數據庫維護 服務外包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