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金昱希)10月18日,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國鐵集團聯合對外發布公告,自2024年11月1日起,在我國鐵路客運領域推廣使用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
電子發票(鐵路電子客票)的開具、交付、使用將帶來多重利好。對旅客而言,最大的改變是不再需要到火車站、車票代售點、自助機上打印“鐵路車票(紙質報銷憑證)”,讓旅客出行更便利。
對單位而言,財務人員可基于電子發票(鐵路電子客票)開展無紙化報銷、入賬、歸檔、存儲等業務,推動相關業務數字化轉型和“網上辦”。單位可通過登錄電子發票服務平臺,查詢電子發票(鐵路電子客票)對應的增值稅稅額并按規定勾選抵扣,免去按照總價進行換算的計算程序,減輕工作量。
此外,隨著鐵路車票(紙質報銷憑證)的使用大幅度減少,鐵路運輸企業印票、終端自助機維護等成本也將大幅度降低。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旭紅表示,相較于原有發票開具方式,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具有“一站式”發票服務的特點,將極大方便旅客和單位。單位用于對接會計核算、財務管理信息化,減少紙質發票管理的環節,能夠提升整體管理效能。
值得注意的是,為方便旅客和單位,鐵路客運在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推行使用中設置了過渡期,過渡期截至2025年9月30日。過渡期內“紙電并行”,旅客仍可使用鐵路車票(紙質報銷憑證)報銷,單位也可憑鐵路車票(紙質報銷憑證)入賬,按規定計算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稅務部門也將聯合國鐵集團策劃制作一系列指引類產品,便于旅客了解電子發票(鐵路電子客票)開具流程,并組織做好相關輔導工作,讓旅客開票更簡約,體驗更美好。
來源: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