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在2023阿里云合作伙伴大會上,阿里云宣布史上最大規模降價,核心產品價格全線下調15%至50%,存儲產品最高降幅達50%。阿里云表示,作為中國第一、全球前三的云計算廠商,此次降價,將進一步擴大公共云的用戶基數和規模,提升云計算的市場滲透率。
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2下半年)跟蹤》報告顯示,阿里云在IaaS和IaaS+PaaS兩大領域,均排名首位,但市場份額同比都有所下降。例如,IaaS方面,阿里云市場份額從36.7%下降到31.9%;IaaS+PaaS方面,阿里云從36.7%下降至31.9%。
事實上,IDC的數據僅涵蓋了IaaS和IaaS+PaaS兩類公有云市場情況,私有云、大數據、智慧城市、軟件開發、網絡安全等相關業務并未包含其中,所以很難完全反應整個云計算市場的走勢。不過,這一數據也體現出目前云計算行業的競爭已日益激烈。
營收方面,阿里云也在國內排名首位。阿里巴巴集團公布新一季度財報顯示,2022年阿里云全年營收775.9億元,較2021年同比增長7%。經調整過后的EBITA利潤13.1億元,經調整過后的EBITA利潤率為3%。
目前,大模型被視為科技領域新的競爭焦點,眾多行業巨頭入局。同時,云計算也成為大模型技術落地的最佳平臺和基礎設施,阿里、百度、騰訊、華為、京東等均已經發布或正在研發相關大模型產品,其中就包括阿里的通義千問。
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阿里云智能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在演講中透露已有 20 萬企業用戶申請接入通義千問測試。同時他宣布通義千問伙伴計劃正式啟動,覆蓋金融、通用、交通、通信、能源、電力等多個行業。
張勇強調,阿里云的核心定位是一家云計算產品公司,生態是阿里云的根基。讓被集成說到做到的核心,是要堅定走向“產品被集成”。
3月28日,阿里巴巴啟動新一輪公司治理變革,將公司拆分為六個業務部門,由張勇親自帶隊阿里云,可見對其重視程度。作為行業領頭羊,阿里云本次突然降價,目的就是快速提升業績并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領先地位。
可以預見,云計算行業的新一輪競爭已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