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集團數智一體化產業園貨到人揀選區緩存機器人 公司供圖
三十余臺堆垛機在密集排列的貨架中間辛勤勞作,每小時可完成7700箱貨物存取;224臺多層穿梭車是貨物分揀“能手”,每小時單巷道貨物進出效率大幅提高至2200箱的水準;多種物流機器人緊密配合,協作完成貨物的分揀、搬運和存取,整個場面看起來既忙碌又有序。裝上“智慧大腦”、用上機器人的現代倉儲物流到底有多“聰明”?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在安踏智慧物流中心有了更直觀的感受。
近年來,我國智慧物流快速發展,成為推進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和路徑。專家表示,發展智慧物流有利于推動各環節流程再造,促進業態模式創新,提高物流服務質量與效率,對加快推進現代物流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智慧物流漸成標配
“庫房里貨品自動上下架,主要通過輕載堆垛機來完成。具體來說,智能系統向堆垛機發出指令,包括貨物應該放到倉庫的哪條巷道、哪個庫位等關鍵信息,接到指令的堆垛機將貨物準確投放到相應位置。”在安踏智慧物流中心輕載堆垛機庫房,工作人員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在輕載堆垛機庫內,高24米、共35層的貨架擺滿貨品。這里有48.5萬個標準存儲位,可存放80萬箱、1200萬件商品。
今年年初,位于福建省晉江市陳埭鎮的安踏集團數智化產業園二期正式投用,進一步提升了安踏集團物流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及服務能力,是目前行業內智慧物流標桿項目。
智慧物流是指通過智能軟硬件、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現物流各環節精細化、動態化、可視化管理,提高物流系統智能化分析決策和自動化操作執行能力,提升物流運作效率的現代化物流模式。如今,智慧物流已成為不少制造業企業、電商平臺和物流公司的標配。
在近日舉行的2024中國·廊坊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上,特設了24000平方米的國際智慧物流場景,多式聯運、倉儲配送、冷鏈物流、交通裝備、智慧口岸五大場景集中展示,不少物流企業帶來自家的“秘密武器”。
申通快遞在廊坊經洽會上首發首秀了一種智能分揀機器人。“這是我們自研的千向RGV分揀機器人,在實際應用中,會有2到3臺分揀機同時工作,小車的行駛路徑由后臺路徑規劃系統進行規劃,都是最優的。”申通快遞品牌副總監穆郁說,相比傳統的交叉機和分揀機,該智能分揀機器人占地面積縮小約50%,可實現100%全自動分揀,分揀效率提升約30%。
促進物流繁榮活躍
一年一度的618電商促銷活動已落下帷幕。相關數據顯示,5月20日至6月16日,全國快遞攬收量達137.66億件,投遞量達135.26億件,同比增長均超20%,最高日處理量超5.8億件。
“整個大促期間,全國日均快遞業務量預計在5億件左右,為線上消費平穩有序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主任王岳含此前表示。
快遞行業快速發展為物流繁榮、經濟活躍寫下生動注腳。記者從國家郵政局獲悉,今年前5個月,快遞市場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特點,月均業務量超130億件。特別是5月份,快遞業務量完成147.8億件,繼今年1月創造單月快遞業務量歷史新高后,再次刷新月度業務量規模紀錄,進一步凸顯快遞行業規模加快擴大。
智慧物流則為我國快遞行業、物流產業加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特別是無人駕駛車、無人機、智能分揀等技術的進步和應用,不斷地推動快遞行業提高服務質效。據統計,2023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為56.42小時,同比縮短2.4個小時。
國家郵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消費升級不斷加快,人們對物流配送的及時性和準確性要求更高。未來,快遞行業將加快應用新技術、新設備、新運輸方式,助推寄遞服務質效不斷提升,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繼續強化政策引領
物流是實體經濟發展的“筋絡”,聯接生產和消費、內貿和外貿。今年以來,有關方面出臺多項政策,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關于做好2024年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發布新一批20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2020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分4批將86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納入重點建設名單。
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將繼續強化政策規劃引領,指導有關地方加強冷鏈物流設施改造提升發展能級,補齊功能短板強化服務能力,促進冷鏈物流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集群發展,著力構建國家層面的骨干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
在地方層面,云南省提出,加大企業引培力度,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加快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改造,創新發展物流模式,推動全鏈條系統性提質降本增效;福建省南平市日前印發實施《南平市進一步促進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從樞紐、主體、環境等方面強化物流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支撐……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科技處處長朱曉磊認為,數智快遞的發展需要從標準體系建設、科技研發中心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多管齊下。當前,要進一步加強創新體制建設,為行業數智化應用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可以打造一批行業應用場景開源項目,支持優勢企業與科研院所聯合攻關,鼓勵更多人工智能產品應用,讓大家感受到技術如何改變整個業態,進而促進整個行業良性循環。可以嘗試‘分揀到人’‘直送到端’的模式,研發更多智能穿戴設備,提升快遞小哥的從業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