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路長出1.6萬個“感知神經” 湖北智慧交通獲全國推介
2024-12-10 12:14 作者或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訊 (記者戴輝、通訊員潘慶芳、鄒珺)“歡迎您第21次來花湖國際機場高速。”12月9日,從武漢前往花湖國際機場的司機李軍,在離收費站還有五六公里的高速上,前方門架的大屏幕上跳出這一信息,以及花湖國際機場的航班信息。
這條智慧可感知的高速公路,應用湖北省新一代光纖光柵陣列傳感技術,經省交通運輸廳推薦,近日入選交通運輸部首批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案例,成為全國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行駛在花湖國際機場高速上,路邊還安裝了路燈,這在高速路上罕見。湖北交投科技公司相關負責人稱,沿線700多盞LED低桿智慧路燈,不僅在夜間照亮司機的路,還能感知車輛多少,實現漸變漸亮,防止司機眩暈的同時還節能。在指揮中心,11米長的曲面屏幕是“最強大腦”,實時顯示車輛行駛軌跡,精確到車道級。它利用三維建模技術,能實時顯示道路結構健康狀況、路面運行狀態、車速車距與行駛狀態等,實行全域、全天候實時監測管控,即使在惡劣天氣下,車輛也可實現全天候通行。
這條路為何如此聰明?原來,湖北交投科技公司聯合武漢理工大學姜德生院士團隊,在國內首次將陣列光柵光纖技術應用于智慧高速領域。13公里路段上,每間隔5米布設1個光柵傳感器,全線共計1.6萬個,結合視頻、雷達等技術,形成全路“觸覺+視覺+探測”多重高效感知神經網。該技術除了應用于花湖國際機場高速外,還將在京港澳高速改擴建、當滋松高速等在建項目上鋪設“神經元”。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十大案例,由交通運輸部從161件案例中遴選而出,助力加快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增強群眾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