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研究報告》顯示,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迅猛,2005年市場規模(不包含嵌入式)達到3.07億美元,預計2008年將達到8.42億美元。2005年,在整個產業中,對日業務占49.8%,對歐美業務占45.5%,來自印度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占4.7%。與2004年相比,雖然總體市場規模增長迅猛,但對日業務在總體市場結構的比例有明顯下降,這說明歐美業務增長要快得多。在服務類型中,軟件開發類項目在業務總額中所占比例最高,達到了39.95%。這說明隨著業務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提高,企業所接到的軟件開發外包項目明顯增加,整個產業正逐步向產業鏈的中高端上移。北京企業已經和國外發包市場初步建立了溝通渠道,但還需要進一步拓展渠道。北京企業從國際發包商取得的項目主要有三種方式:通過跨國公司在中國建立的子公司,或位于中國國內的離岸開發中心(Offshore Development Center,ODC)接包,項目數量比例占33.17%;直接和國外發包商或國外上游接包商發包、分包或轉包,占49.96%;通過中介服務機構取得項目,僅有2.11%。雖然直接發包、分包或轉包的項目數量比例較大,但因為這類項目大多是一些比較低端的業務類型,業務額遠遠少于ODC接包方式的金額。產業要想全面發展,需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但因為在國外開設分公司,進行項目投標的成本很高,國際拓展的步伐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還需要政府、企業和中介服務機構一起努力改變。
未來幾年,軟件和信息產業人才依然缺乏計世資訊(CCW Research)研究顯示,當前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產業人才流動率較高,而且缺口很大,未來一段時期內,產業人才之“痛”還將延續。企業成立時間比較短,規模大多比較小,企業人才平均流動率達18.28%,這和缺乏培訓、業務來源不穩定、報酬機制不夠合理等因素有關。同時由于產業發展迅速,人才供不應求,尤其是本地化人才和中高級管理人才,招聘困難,許多都需要通過獵頭才能找到。預計未來幾年,產業人才之“痛”還將繼續。
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產業進入快速增長期北京軟件和信息外包服務產業,應該明確定位于中小企業外包服務需求市場,并立足于有巨大發展潛力機會的細分行業,以點帶面,促進產業整體提升。“人員外派”模式業務額占據了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產業2005年業務總額的35.5%,達到1.09億元,是當前比例最大、最成功的模式。但現階段的“人員外派”模式,還是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上,企業難以形成行業特色和優勢。計世資訊(CCW Research)調研發現,由于國內巨大的市場空間對歐美企業有著極大的吸引力,移動通信、醫療儀器IT軟件、金融等行業,有著巨大發展潛力。
建議政府、企業和中介服務機構各司其職,為軟件和信息外包服務產業獲得知識、技術和人才上的優勢共同努力。政府規范產業環境,制定產業發展促進政策,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引導產業健康發展。中介服務機構幫助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吸引風險投資,和政府一起,為企業培養、引進人才。而企業抓緊時機,快速擴張規模,同時提升企業項目管理能力,健全企業管理機制,提升自身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