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北京市檔案事業發展的重點任務
1、加大檔案信息開放力度。各級國家檔案館除涉及國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及其他到期不宜開放的檔案以外,自形成之日起滿30年的檔案必須向社會開放,并將積極穩妥地開展經濟、科學、技術、文化類檔案的隨時開放工作。
2、提供優質檔案服務。各級國家檔案館努力為社會公眾提供紙質目錄查閱、計算機目錄和全文檢索、檔案閱覽、網上利用、音像視聽等多種形式的服務;各級國家檔案館開展行政規范性文件查閱服務,并積極利用互聯網為社會公眾提供便捷服務;舉辦檔案展覽,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3、做好奧運檔案工作。加強籌辦奧運檔案的收集、管理等項工作,將彌足珍貴的奧運檔案財富完整留存;圍繞編寫奧運會志、奧運籌辦工作總結、奧運會對舉辦城市的影響評估報告等項任務,及時做好檔案材料提供利用工作;在2008年推出“北京檔案珍藏展”、“古都風貌展”等檔案展覽,投入奧運文化建設。
4、改進完善檔案基礎設施。市和部分區縣檔案館進行改擴建或新館建設,為成為國家檔案局提出的“檔案安全保管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公開現行文件集中向社會提供利用中心、檔案信息服務中心”“四位一體”式檔案館奠定基礎。
5、抓緊館藏瀕危珍貴檔案搶救工作。解決字跡褪色、紙張老化等危害檔案安全的嚴重問題。對瀕危重點檔案進行調查,選擇具有重要價值的檔案文獻推薦申報《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各區縣按照本區域檔案搶救規劃在檔案局的部門預算中安排重點檔案搶救保護資金,市財政在市檔案局的部門預算中安排相應資金,用于全國重點檔案的搶救保護。
6、加強新時期重點領域檔案工作。做好北京舊城保護和重點新城建設檔案工作,確保檔案工作與城市規劃建設同步開展;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對鄉鎮檔案工作和村民委員會檔案工作的指導和培訓;扶持、引導非公企業建立健全檔案工作;重視信用檔案,積極參與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7、加快檔案信息化建設。著力抓好檔案信息化標準規范建設、檔案館室信息資源建設、檔案資源網絡化服務、檔案信息化設施建設、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幾方面工作,實施行政規范性文件數據庫項目和電子文件實時采集數據庫示范項目,利用先進技術,通過互聯網對公眾實現行政規范性文件的計算機目錄檢索、全文閱覽和信息反饋等免費、優質、高效服務,通過局域網或政務專網對制發單位形成的電子文件進行實時采集、鑒定和保存,并實現電子文件共享,改變一些單位電子文件自生自滅、檔案進館后重復進行數字化等無序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