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化發展報告2006》概要回顧了我國“十五”期間信息化發展狀況,集中反映了2005年信息化發展取得的重要成效和突出進展,對2006年信息化發展進行了展望。
一、“十五”期間我國信息化發展概況
“十五”時期,我國開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速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做出了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戰略決策,制定了《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2006—2020年)》,對信息化發展進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區、各部門從實際出發,積極進取,開拓創新,扎實推動信息化工作。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全國信息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成效顯著,在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和重點任務更加明確。2000年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明確了信息化的戰略地位,提出“信息化是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2001年3月九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十五”計劃綱要做出了“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后發優勢,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決策。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提出,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2001年8月重新組建了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加強了對全國信息化工作的領導。高度重視科學民主決策,成立了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重組以來,先后召開5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信息化重點專項規劃》、《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意見》、《振興軟件產業行動綱要(2002年至2005年)》、《關于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2006―2020年)》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對國家信息化發展做出了全面部署,為未來信息化發展提供了明確指導。啟動了“十一五”信息化專項規劃的研究編制工作。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文件精神,逐步建立起信息化管理機構,研究制定了本地區、本行業的信息化發展規劃和具體政策。市場機制在推進信息化中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社會各方面對信息化的認識更加一致。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變革的重要力量。制定和實施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是順應世界信息化發展潮流的重要部署,是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新階段任務的重要舉措。要按照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站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高度,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不斷把我國信息化提高到新水平。
作為信息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的應用效果日漸明顯。農業信息化穩步推進,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以及國家有關農業的行業管理部門都積極利用各自優勢推進農業信息化工作,農業信息化組織體系初步形成,逐步普及農村信息基礎設施,農業信息資源開發力度不斷加大,農業領域信息技術開發利用取得初步成效;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不斷取得新的進展,機械、電力、石化、汽車等傳統工業信息技術應用進展迅速,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明顯提高。機床行業在數控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國產數控機床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電力生產與調度自動化水平總體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石化行業電子商務應用取得成效,有效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傳統服務業轉型步伐加快,信息服務業蓬勃興起。金融信息化推進了金融服務創新,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初步形成。電子商務發展勢頭良好,網上訂購、網絡支付、物流配送、認證服務等電子商務應用支撐體系初步建立,大型企業開始成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中堅力量,面向消費者的電子商務穩步發展;社會信息化步伐明顯加快,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公共領域信息化惠及百姓生活,遠程教育、數字圖書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和疾病防御控制體系等建設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在應用信息技術促進社會發展、增進社會和諧方面積累了大量的成功經驗。
電子政務穩步展開,成為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手段。各級政務部門利用信息技術,擴大信息公開,促進信息資源共享,推進政務協同,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務,有效推動了政府職能轉變。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初步形成,政府網站建設和應用取得明顯進展,中央政府門戶網站正式開通,各級地方政府網站功能日益完善,政府網站日益成為政府面向社會提供管理和服務的重要窗口。海關、稅務、審計、財務、公共安全、社會勞動保障的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成效顯著,在增強政府行政監管能力、提高執法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信息資源的戰略地位得到高度重視,統籌協調力度加強,開發利用水平不斷提高。把開發利用信息資源放到重要位置,加強統籌協調,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不斷提高。河北、黑龍江等地編制了信息資源開發利用規劃。政務信息資源建設和服務取得成效,國土資源以及全國人口等基礎數據庫的建設和應用取得新的進展,全國機動車駕駛人員信息資源庫、中國自然災害、災情數據庫的建設步伐加快。農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檔案等領域信息資源的公益性開發利用不斷推進。互聯網上中文信息內容比重穩步上升。信息資源產業逐步發展,政策環境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