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6日、11日,“2006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論壇”先后在廣州、蘇州兩地隆重召開。本屆論壇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信息化推進聯盟、兩地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等機構的指導與支持下,由國內專業的IT咨詢機構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主辦。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廣州市信息化辦公室、蘇州市政府等相關領導出席大會并致辭。中小企業用戶代表、行業信息化專家學者,以及用友、東軟、TCL、浪潮、長城、DCMS等IT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就目前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的發展現狀、中小企業整體運營效率、中小企業信息化效益與提升策略等熱點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并提出了諸多具有前瞻性的行業發展建議。
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近年來成長迅速,IT應用投資規模連創新高。基于其龐大的客戶規模以及快速增長的應用需求,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已經成為帶動中國IT整體市場快速增長的核心動力。
IT應用市場規模快速增長,需求趨于“軟化”
根據賽迪顧問在本屆論壇上發布的研究成果《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前沿看點與趨勢判斷研究報告》,2005年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225.8億元,同比2004年增長了16.7%。
在投資結構方面,開始呈現“軟化”的趨勢,軟件和信息服務的比例在緩慢提升。雖然2005年硬件投入仍占據67.6%的大比例,但其增長速度卻低于整體市場增長速度;相反,軟件和服務同比增長卻超過了市場整體速度,IT服務增長更為明顯,達到20.8%。
未來政策環境利好,市場成熟度提升助力IT投資
Ø “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十一五”期間國家將從政策和措施方面為中小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調整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2006年國家發改委要推動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是“十一五”時期做好中小企業工作的行動綱領。“中小企業成長工程”不是單純追求企業數量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而是追求企業素質的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增強。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就是要在“十一五”期間初步形成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布局結構相對合理、管理和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持續增強、吸納就業能力不斷擴大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小企業群體。
Ø 中小企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帶動中小企業信息化意識
由國家發改委指導建設的中國中小企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是以各類中小企業為對象的政府公益性信息服務網絡。截止到2006年5月底,中國一共建成包括總站在內的40多個中小企業信息網站,主要是省級分站或省會城市分站建設。目前平臺的利用率還比較低,僅占中小企業總數的20%左右,但是隨著信息化技術應用的日益廣泛,獲取信息的速度已經成為影響競爭力的重要一環,利用信息服務平臺的企業將不斷增多。同時,平臺的建設也將促進中小企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
隨著各省級分站基本建設完畢,未來幾年,省會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城市分站建設以及機械、輕工、電子制造等專業分站建設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同時,由于同類網站建設經驗的積累日漸豐富,后建分站的效率和應用效果將逐漸提高。政府也將不斷促進中小企業提高認識,對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內涵等要加深了解和理解,提高信息化建設的自覺性和緊迫性,把信息化建設作為加速企業發展的助推器。
Ø 中小企業市場走向成熟誘發強烈IT需求
中小企業數量迅速增加,遍布各個行業,發展潛力也非常大。隨著中小企業市場的日漸成熟,行業與企業的飛速發展與企業信息化水平低、管理落后形成了鮮明對比,這種不適應迫使中小企業向信息技術要出路。中小企業產生強烈IT需求的原因在于:
l 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信息化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必然手段;
l 中小企業要想在市場中長期立足并保持獨立,必然要做大做強,但較低的管理水平及生產自動化程度無法實現這樣的發展目標,需求借助信息化手段對其進行提升;
l 隨著處在供應鏈中間環節的大企業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尤其庫存量要求越來越低,對其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信息化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大企業會要求為其提供產品的下游企業必須完善信息化建設,與其ERP相結合。中小企業必須加快信息化建設才能維持在供應鏈上下游中的合作伙伴地位。
Ø IT服務商熱度上升催生多元化產品線
IT服務商對于中小企業市場的關注已經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從2004年開始,各主力廠商紛紛推出針對中小企業的新產品和新方案,更在市場戰略上制定相關的策略。如SAP “燈塔計劃”的中小企業市場延伸、ORACLE的“鯤鵬計劃”、IBM“騰越計劃”、HP“Smart
Office”、用友的“通”系列、金蝶的KIS、新中大SE銀色快車等,中小企業信息化的選擇面空前擴大。
未來三年IT需求旺盛,締造5000億巨大市場
隨著政策環境的不斷完善、信息服務平臺的日益完善、中小企業市場的日漸成熟,行業與企業的飛速發展必然會帶動企業信息化水平的大幅提升。
根據賽迪顧問預測,2006年中小企業IT投資整體規模將比2005年增長16.5%,達到1427.7億元,預計到2008年市場規模更將達到1869.2億元,未來三年整體規模將近5000億元。2005至2008年的復合增長率將達15.1%。
未來幾年,中小企業IT建設將趨于靈活、創新、實用、理性。用戶需要的是軟件、硬件和服務的整合創新。競爭環境的日益激烈,將促使中小企業信息化由企業內部向外部擴散,達到全方位管理。中小企業的IT建設將從傳統的財務管理為核心向協同辦公過渡,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的發展也將提速。信息化建設中的盲目成分將逐步減退,對于IT建設的方案的選擇也將更趨于理性。中小企業會更注重IT系統以及整體方案的是否適合自身發展,并且在信息化建設中做出及時調整。